2024-11-23 07:06:57

探访老年代步车制造装配城:俩工人1小时就攒一辆
文章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7-04 19:44    点击量:660    

  北京城内的老年代步车正呈泛滥之势,从三轮到四轮,样式也是五花八门,车也越做越大。这些车都是哪生产的?近日,记者根据线索探访了离北京最近,也是北京周边最大的老年代步车制造生产基地——河北廊坊大城县。当地人介绍,在大城,生产老年代步车的企业不止百家,而且还在不断建厂。北京是消费大户,几乎每家企业都在北京设有销售点。

  路边随处可见“工厂店”

  从津保西路进入了大城县。一路“喝”着尘土,刚下高速路不远,路边就可见到稀稀拉拉摆着老年代步车的销售点,少的七八辆,多的数十辆。除了整车,还有卖车篷、车底盘的。越往县城中心走,生产厂家越多,路边灯杆上的道旗、广告牌上,也多是老年代步车的宣传广告。

  路边生产老年代步车的“工厂店”随处可见。“这儿应该算是北京周边最大的生产基地了,不过这里生产的可不只代步车,所有电动车都有,而且销售也面向全国。前几年,阜草镇有个电动车工业园,还有个全国著名的汽配一条街,如今也改成摩配一条街了,原因很简单,老年代步车卖得火爆。”一位当地居民说。

  在前往阜草镇的路上,记者看到路边的荒地里横着一只十余米长的大集装箱。集装箱的前后,摆了几十个刚喷好漆的代步车厢体。

  离集装箱还有十多米,就能闻到一股呛人的油漆味。捂着鼻子走进集装箱,才知道这里是个喷漆房。在鼓风机嗡嗡的声音里,两名戴着普通口罩的工人正在喷漆。

  “我们只负责喷漆,老年代步车、电动三轮我们都做。”一位看上去只有十六七岁的小工说。

  “这么大的漆味,有毒吗?”

  “这是剧毒!”小工说完就再也不作声了。

  在大城县,类似的小作坊不少,生产着老年代步车的各种零件。

  想买得等上一周左右

  路边一处大广告牌边,有一座老年代步车的大厂——“鑫龙”,从敞开的大门可以看到,院内摆放着数百辆成品车,一辆河南牌照的大货车正在装货。

  看到有客户登门,一位工作人员说,院内的几百辆成品车都已被预订了。

  工厂的李经理说,他们有两个制造厂,这里是老厂,主要生产低档三轮的老年代步车和接送学生的小电动车,3000元到5000元一辆。有变速和限速两种,变速车有个手动栓,拔下来时速可达50公里。“老厂经营几年了,一天差不多能生产60辆,卖得很好,除了北京,天津、河南等地都有人来订货。要买得等上一周左右,送到北京要加200元运费。”

  这个厂看上去很大,烤漆车间、装配车间、检测车间、库房等一应俱全。而几公里外的新厂更大,占地数十亩,李经理说,新厂主要生产价格在15000元左右的中高档老年代步车,一天的产量能达到30辆。

  “现在生产老年代步车的厂家多了,光大城就不止百家,而且还在不断建厂,像我们公司也只算中型企业。”李经理说,竞争激烈了,利润也薄了。“两年前我们的车就进北京市场了,那时一辆车的利润有六七百元,现在只有百余元左右了。”

  两个工人一个小时攒一辆

  进入阜草镇工业园区,尘土飞扬的路边,销售老年代步车的更多了。

  按照知情人提供的线索,记者拨通了朋缘电动车厂张老板的电话。没几分钟,开着电动“宝马”的张老板迎了过来,带着记者拐了几个弯儿,驶进一条小巷,进了一处刚建的装配厂。

  四五百平方米的厂房里,老年代步车的车体、轮胎、刹车系统、电瓶、灯饰等堆在各个角落,4名工人两人一组正在组装“宝马”。七拼八凑,只有个把小时,一辆老年代步车就成型了,整个过程就像搭积木。

  张老板说,这“宝马”是他自己开发的新产品,“漂亮、省钱、好开,我这八个工人,一天能装十多辆。”

  记者坐进“宝马”驾驶室,感觉像进了一个大纸箱,开起来方向盘很死,打不到位,起动和刹车反应也很慢,一两百公斤重的代步车,比几吨重的汽车还难开。

  当问到电池的保修期时,张老板先说3个月,又说保一年,最后说:“没准儿,有的三两年也没事。”一位装配工人应和道,“且用呢,一年也坏不了。”

  各家在北京郊区都有销售点

  离开“朋缘”,来到镇里的几条主要大街,到处都是经营电动车配件并代售老年代步车的小店。一家配件店的办公桌上,订单堆了一尺高。当记者表示想买老年代步车的刹车时,老板娘翻出了几副说,“六至八元一套。”生满锈的刹车片看上去不过是半厘米厚的薄铁片,掂在手里轻飘飘的。“我们这是质量最好的,刹车都这样。”老板娘说。

  一位厂家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北京已是这些老年代步车的消费大户,各厂家也在北京郊区建了零售批发点,并兼维修站。比较集中的地区是大兴庞各庄、顺义石门和昌平小汤山。“这种厂在北京批不下来营业执照,私下建个厂投入至少得上千万,万一被查了,不值当。”

  离开阜草镇,一路上看到最多的还是老年代步车、电动车,一直到出了大城。

  本报记者 龙露 文并摄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