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军区善后办“信访先锋”全忠:为改革强军解除后顾之忧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3-27 16:08 点击量:992 大
中
小
讲起自己从事的部队信访工作,这位北京军区善后办政工组老干部处处长,一口气说了近半个小时,对不少经手案件的细节仍旧记忆犹新。
随着本轮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稳步推进,包括北京军区在内的解放军原七大军区改为五大战区,北京军区善后办也于2016年1月应运而生,致力于解决原北京军区的遗留问题,为不断前行的改革强军解决后顾之忧。
说起自己的工作,全忠将其形容为“好汉不爱干,赖汉干不了”。2006年刚来到原北京军区信访办,全忠便以代职主任的身份开始工作,成了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
“信访工作没有彩排,场场都是现场直播。”全忠说,信访工作情况复杂,每位上访者的情况都不相同。有人满怀怨气,刚一见面就对他破口大骂;也有上访人一遍遍打来电话倾诉,一说就是好几个小时。
据介绍,北京军区善后办本无信访办公室,而许多遗留问题都是通过信访的方式得以解决。善后办便从下辖的三个组中抽调人手,成立了信访接待室,“挑大梁的”自然是有着近十年信访工作经历的全忠。
全忠说,对上访者的接待很是重要,只有真心与之交流,才能换来他们的信任。在倾听上访者的诉求时,他的身份是位“裁判”,了解上访人员的基本情况,判断其诉求是否合理。一旦明确上访者的诉求合理,全忠就要帮助他们维护自身权益,成了上访者的“代理人”。
由于许多问题涉及到军地两方诸多单位与部门,白日里的全忠为上访人东奔西走、沟通协调,晚上还要梳理案情、查询资料,为信访工作寻找政策依据。“就像办理司法案件一样,要经得起推敲检验。”全忠说,现在只要一听上访人介绍情况,他就能拟定初步的工作方案,做到心中有数。
信访工作的忙碌程度从一组数据中便可看出。成立一年多来,北京军区善后办接待的上访者超过了3000人次,其中个人上访2000多人次,集体上访91次。截至目前,善后办解决的遗留问题已超过百件。
自从开始信访工作,全忠便没有了业余时间。原本喜爱打篮球、下象棋的他,因为工作渐渐放下了这些爱好,自己钟爱的乒乓球,去年也只打过两次。全忠表示,只有在步行上下班的十几分钟里,他才得以忙中偷闲、静下心思,前提是没有上访人打来电话。
信访工作听取群众的呼声,有助于相关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全忠坦言,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编写一本信访手记,这样的想法他“早已有之”,但苦于没有时间付诸实践,这个计划也就搁置了数年。
日常工作的忙碌大大缩短了全忠陪伴家人的时间。全忠的妻子李亚红在北京市朝阳区民政局工作,她告诉记者,夫妻二人只有周末才能见面,而全忠回家时通常已是晚上十一二点,回来得早也是在接听上访人的电话。夫妻俩平日里很少通电话,就算有也是全忠打来询问相关政策依据。
今年元旦假期,全忠难得休假两天,手艺不错的他为儿子做了两顿午饭。“孩子跟我说,好久都没吃到这么好吃的饭了。”话说至此,全忠直言对家人的愧疚,眼角的鱼尾纹更加明显。
能让全忠感到快乐的是遗留问题解决后带来的那份欣慰。2014年11月底的一则短信,全忠一直保存在手机中。一位来自山西的上访者在困难问题解决后,给全忠发来这条信息,与他分享快乐,感谢他的帮助。短信中写道:“是您帮助了我和孩子,您就(是)我们一辈子的恩人。”
全忠说,当上访人的问题得到解决时,他才能够感受到信访工作带来的成就感。“感觉自己被一种温暖包围着,也很幸福,虽然很短暂。”
借着本轮军改的大潮,全忠本有机会离开这个岗位。但他告诉记者,一种特殊的感情让他割舍不下那些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和仍然被遗留问题困扰的人们。他认为,信访工作更需要他,他也能够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叫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就在记者结束此次采访时,军队某医院退休干部那景春手捧锦旗走进办公室,向全忠表示感谢。老人家拉着全忠的手说:“你为基层做了实事,解决了我们老干部多年没有解决的养老问题。”“今天我专程来感恩,来谢谢你。”
对于老人的称赞,全忠只是简单说了句:“这都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