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3 01:15:39

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钦敏:非公有制经济转型升级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0-16 19:32    点击量:983    

  主持人

  网友朋友大家好,欢迎关注人民网视频访谈,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有很多的关键词可以概括这一年中国的经济,比如转型、升级、新常态,当然这些关键词都离不开中国的民营企业,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在今年全国两会召开的前夕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中国民间商会会长王钦敏作客人民网,他将跟我们一起探讨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之路。王主席您好。 [10:11]

  王钦敏

  你好。 [10:12]

  主持人

  按照中国的传统我们还在年里,借着这个机会能不能首先跟人民网网友们拜个年。 [10:12]

  王钦敏

  首先利用今天的机会我首先跟人民网的网友们拜一个年。祝大家新年愉快、吉祥。 [10:12]

  主持人

  上个月您刚刚去了福州做了一个讲座,题目叫新常态下民营企业创新驱动发展,能不能首先透露一下,在那个讲座上,您特别想传递一个什么样的内容或者什么样的思考? [10:15]

  王钦敏

  现在新常态跟以前的粗放式的发展方式不一样,发展方式转变了,速度也改变了,结构也变化了,还有一个动力方面也有所不同。所以在这方面怎么样来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这是民营企业很重要的问题,民营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对他们来说关键是提质增效、要转型升级、要创新发展,这个是关键。所以我去了,主要是我们根据这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工商联做了大量调研工作,我们掌握了一些典型的企业转型升级的案例,我总结了十个方面的案例,看人家是怎么转型的,有些企业是怎么干的,让他们能够更清楚的了解到转型升级的方向,这个典型案例是很重要的。

  [10:16]

  主持人

  应该说那个会上的讲座引起了很强烈的反响,我们说到转型离不开时代的背景、离不开国家的大背景,您刚刚提到了依法治国,我们知道全国工商联也积极贯彻这一精神,集全系统之力开展非公有制企业的法律服务调研,请问王主席在这次调研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10:17]

  王钦敏

  全国工商联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前后用了近两个月时间,在十个省市区开展了法律服务调研,通过与司法部门、执法部门、法律服务中介机构、非公有制企业、地方工商联和商会座谈,开展实地走访,掌握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工商联对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情况、企业学法守法用法情况以及工商联商会开展法律服务的经验做法。调研发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在不断改善,但是由于受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当前民营企业的法治环境还存在诸多问题。我们也看到,部分企业主法治意识淡薄,学法守法用法的水平还比较低,有的无视法律约束,违背基本的职业道德,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侵犯消费者权益;有的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法律维权意识淡薄,不知道利用法律捍卫自己的权利;还有的公司内部治理不完善,企业风险防范能力较弱。 [10:21]

  主持人

  应该说这次调研算是对民营企业的一次摸底,特别想知道,您觉得依法治国对民营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10:22]

  王钦敏

  民营企业需要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对他们来说,学法、守法、用法是对自身健康发展最好的保护,这对民营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10:23]

  主持人

  这也是迎合了新常态的很多的特点。所以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中国的经济进入新常态,这已经是全国上下,包括老百姓,毋庸置疑的概念。所以特别想问您,您觉得非公有制经济应该如何适应这个转变,如何面对“新常态”,把握自身发展的机遇? [10:24]

  王钦敏

  “新常态”是中央把握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经济新常态应该是一种速度更加稳健、结构更加合理、动力更加多元、路径更加生态、前景更加可持续的,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在相对合理区间内按规律波动的状态。

  我对新常态的理解,应该是发展速度上是稳健的,发展结构上,经济结构应该是合理的,发展动力应该是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应该是更加生态的,还有发展前景应该是更加可持续的,是这么一种科学发展的理念。

  [10:30]

  主持人

  就是要跟过去的高耗能、高污染甚至低成本要告别,要进入新常态可能需要很多的智慧,应该说我们现在还可以转身,但是必须要认识新常态是什么。 [10:30]

  王钦敏

  对。这个“转身”有几个事情,比如说制造业上面,去产能化这块,产能过剩是一个很大的。金融上要去杠杆化,再一个房地产要去泡沫,还有环境的污染,这个是阵痛,但是如果我们正确认识这些东西就好办了。

  适应新常态主体是企业,所以企业这块怎么转型升级来适应新常态是重要的,怎么适应速度变化、结构转化,还有动力的转换,这块是新常态的三大特点。具体体现在一是增长速度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二是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三是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四是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五是经济发展环境正从人情社会,有了“关系”就“没有关系”的环境向法治社会、依法治理转变。这三大特点怎么调过来,企业是非常重要的主体,需要内涵式的发展,这里需要创新发展,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技术上有创新,在产品上有创新,特别是在管理上、商业模式上,有很多创新的东西。所以我这次去福建,就是跟大家讨论很多模式,怎么样去找一些模式,适合企业发展的一些现状。还有把握新常态,要找到抓手跟落脚点,这里面的落脚点还是落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的发展就是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三中全会制定了具体的、有落脚点、有抓手的改革措施,举措,时间表、路线图都定出来了,一共336项重大举措。据我统计已经出了80多项,后面空间还非常大。

  再一个依法治国,依法治国重大举措有190项,现在都在推进之中,我们觉得只要坚持中央讲的四个全面,中国的发展潜力还巨大,中国的发展空间很大。

  [10:35]

  主持人

  您刚才提到企业要适应新常态,可能这个企业当中民营企业更是灵敏度非常高,往往一个变革或者一个改革出来,往往能走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前列,所以刚刚您讲到的范例肯定已经有很多他们成功的例子。我们都知道2011年起全国工商联商会建设工作会议开始逐年召开,我们也知道各个地方的商会作用日益凸显,今年工商联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研究解决商会建设的难点问题。主席,在您看来这方面工商联进行了哪些探索? [10:35]

  王钦敏

  关于商会建设,因为商会是工商联的组织基础和重要依托,每一个商会都联系一群的企业,大的有成千上万,小的也有百八十个,所以联系的面非常广。有全国工商联直属的大型的商会,也有市、县、街道、乡镇的商会。所以这是一个接地气的,能够直接服务到企业的组织。

  各级工商联始终坚持中国特色商会组织发展方向,按照“三性”有机统一的要求不断加强对商会的指导、引导和服务,商会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一是组织商会深入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增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对社会的信誉;探索开展商会党建工作,推动商会建立党组织,发挥政治引领作用。二是加强对商会的工作指导。加强商会领导班子建设,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提升会长、副会长履职能力;加强商会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推动商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指导商会加强行业自律,引导会员依法经营、依法治企;加大对商会的考核评价,促进商会健康有序发展。三是积极搭建平台做好商会服务工作。畅通商会与政府部门的沟通渠道,推动商会加强调查研究、参与提案议案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开展经贸活动,支持商会搭建服务平台;开展法律维权服务,帮助商会维护其会员合法权益;发挥民间外交优势,加强同境外使领馆和工商社团的合作交流,为商会和企业“走出去”便利化提供服务。

  面对新形势,很多中小企业选择加入商会实现抱团发展,商会通过搭建融资服务、行业标准制定、法律维权、技术创新、信息咨询、信用体系建设、培训等平台,为企业缓解融资瓶颈、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加强技术创新、打造品牌、开拓市场等方面提供服务,在促进两个健康、助推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参与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得到提升。

  去年我们举全系统之力开展了历时3个月、涉及10个省区市的商会建设综合调研,重点对工商联所属商会的现状、问题、作用发挥等进行梳理。在调研的基础上,我们积极同国务院办公厅、民政部、发改委沟通协调,提出关于在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中充分考虑商会特殊性,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商会组织的意见建议。今年,我们还将召开工商联系统商会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研究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拓宽工作渠道等问题。

  随着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的推进,商会的组织类型、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功能、社会地位等都将发生很大变化。如何适应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商会建设工作中,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不断加以探索、实践和总结。 [10:51]

  主持人

  主席给我们介绍了商会,其实我们知道商会的职能有很多,除了桥梁、纽带、沟通服务,还有思想宣传教育的职能,您刚才提到中国特色的商会组织,您也提到了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主席您心中的中国特色商会组织是什么样的?或者它有什么样的规模、什么样的状况? [10:51]

  王钦敏

  中国特色商会组织发展方向是坚持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三性有机统一,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伴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各级工商联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工商联所属各类商会已经超过3.5万个,拥有会员近400万,数量规模不断扩大、功能不断完善。

  截至2014年底,我国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达6400多万户,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65%,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达到7000万人。非公有制经济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就业、增加税收、市场繁荣、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市场化和法治化进程的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动力将进一步增强,发展质量将有进一步的提升。 [11:10]

  主持人

  现在非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中央释放出很多的信号给他们信心,包括一些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减免,包括一些政策法规的实施,您认为除了好的政策,目前的小微企业还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或者说自身需要什么样的修炼,才能赶上这样的黄金时期或者春天期。 [11:10]

  王钦敏

  对这些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我们2014年也是作为全联重点调研工作。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一些非公有制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引起了中央高度重视和社会深度关切。为此,我们调整工作思路,将工作重心下移,注重转型升级这个关键点和中小微企业这个大多数。技术创新调研是我们多年对小微企业保生存谋发展调研的延续。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发现小微企业还有很多困难跟问题,比较突出的是融资难、融资贵,用工难,人才缺等问题。而另一方面则面临着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李克强总理在去年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要求,对国务院已出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全面督查,重点针对落实进展缓慢的,查找原因、提出对策,打通抓落实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力破“中梗阻”,消除影响政策落地的体制机制障碍。因此,小微企业缺的是能够落实的政策。我们的调研报告上报中央后,李克强总理等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此高度重视,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全国工商联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调研报告>问题及建议分解表》,要求15个成员单位分工负责落实,为大量依靠技术创新实现转型升级的企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去年工商联搞了三个大的第三方评估,受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委托,我们就“关于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向非国有资本推出一批投资项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和“民间投资36条”实施细则再评估工作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了第三方评估工作,得到了重视和采纳。

  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具体参与运作,知道中央政府这样的决心,所以我们确实觉得信心满满,越做越规范,越做越按法规体系来做,完全是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完全是问题导向、精准调控。所以在这些调研过程中跟企业家交换意见,他们听了也很振奋,很开心人民网今天给我这个机会介绍一下现在这个情况。

  [11:49]

  主持人

  作为商会对小微企业发展来说非常重要,您也提到了中小微企业往往是中国经济最灵敏的触手,它往往比一些大型企业、国有企业更早、更快的了解市场的动向,所以商会在中间起到的作用还是非常大。您刚才提到了商会、工商联,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工作职能,就是要抓紧各级商会的思想政治工作,据了解工商联用两年的时间探索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五个长效机制,能不能给我们讲讲哪五个长效机制?

  [11:49]

  王钦敏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主体的新的社会阶层是我们必须团结依靠的重要力量。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是党中央交给工商联的重大政治任务。为贯彻落实中央的要求,从2013年5月起,中央统战部与全国工商联开展了以“民营企业家与中国梦”为主题,以“四信”为主要要内容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实践初步总结建立了五个长效机制:一是摸底调查机制。坚持问题导向,通过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实地走访、建立联系点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准确把握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脉搏,积极回应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政企沟通机制。把推动党政主要领导与企业家座谈、与有关部门建立沟通联系、第三方独立评估、工商联直通车等,作为参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问政、问计、问需于企,密切与金融、社会服务机构的合作,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困难和问题,增强企业发展信心。三是培训互动机制。针对实际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通过理论学习、座谈交流、现场观摩等方式,引导他们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四是正面引导机制。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主体作用,通过典型宣传、形势政策宣讲、先进事迹报告会、优秀建设者表彰、光彩事业和感恩行动等形式,引导大家自觉学典型、争先进、做榜样,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递正能量。五是协调推进机制。紧紧依靠党委政府领导,充分整合资源,形成党委政府重视、统战部牵头、多部门共同参与、工商联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

  在2015年,我们将充分发挥五项机制的作用,把法治教育融入到“四信”教育实践活动中,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学法尊法守法。树立宣传先进典型,开展个案剖析、警示教育,把法治文化、依法治企,诚信经营作为民营企业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整合资源搭建维权协作平台,开展小微企业法律援助,倡导商会制定自律公约,开展信用评价,提供纠纷调解等经常性法律服务。继续做好第三方独立评估工作。推动政策落地,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环境改善。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不断夯实工商联组织基础,发挥市地级工商联在县级工商联建设中承上启下的作用,努力形成全国、省、市、县四级联动局面。

  [11:51]

  主持人

  刚才王主席讲了五个长效机制,其实也是涵盖了工商联日常工作,您刚才说了一周去一个省调研,下基层,其实贯穿到你们每天工作当中,相信在未来,包括2015年、2016年,这五个工作机制还可以再引申,像您刚才说的正面引导可以引申,可能那四个方面都有需要它引申或者还能够引申的地方。所以在今天的访谈的结束之前,特别想问您对工商联,甚至是我们的非公有制经济在2015年,“十二五”的收官之年还有什么期待?

  [11:51]

  王钦敏

  截至2014年底,我国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达6400多万户,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65%,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达到7000万人。非公有制经济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就业、增加税收、市场繁荣、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市场化和法治化进程的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动力将进一步增强,发展质量将有进一步的提升。

  我有三个期待。第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上提出八个“更加注重”,其中有一条是要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企业家是社会的宝贵资源,是市场经济的创新活力之源,他们通过配置资源、组织生产、开拓市场、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国家企业家的综合素质,反映了该国生产力和社会创新创富的水平。当前,要在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促改革、惠民生,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必须充分尊重企业家,充分发挥企业家才能。随着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深入,依法治国步伐进一步加快,全社会创业创新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起来。我期待着,广大民营企业家发扬爱国、敬业、创新、诚信、守法、贡献的精神,坚定发展信心,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发挥更大作用。

  第二个期待,我期待非公有制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面对能源资源紧缺、生产成本上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已经积极行动起来,通过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实施产业重组整合等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成功实现转型。市场经济的根本规则就是优胜劣汰,不创新、无创意就没有出路。我期待更多民营企业能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结构调整作出贡献。

  第三,我期待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民营企业。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经济实力、外汇储备、产业水平等都已具备“走出去”的基础条件。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能源资源短缺、环境制约、产能过剩亟待转移、高端技术支撑不强等问题,“走出去”开拓市场,开展战略资源和关键技术并购可以有效的破解制约自身经济发展的矛盾和短板。当前,民营企业占我国企业境外投资的比重已经过半,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新生力量。我希望未来5-10年,能够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全球化公司,具有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和产业链的能力,让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接轨,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并推动中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

  [11:57]

  主持人

  最后一个问题,用一个字我们展望一下2015年,作为今天访谈的结束。

  [11:58]

  王钦敏

  升级的升,希望非公有制企业加快转型升级,质量和效益也能够升级,这个是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11:59]

  主持人

  希望这个“升”字,能够紧紧的牢牢落在非公有制企业中,中国的经济基因里,祝他们蓬勃发展,谢谢王主席。网友朋友们今天访谈就到这里,再见! [13:12]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