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国野生大熊猫生存环境改善 仍需更多保护
文章来源:参考消息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9-11 08:05 点击量:519 大
中
小
英媒称,关于动物保护的好消息总是受欢迎的。如果它跟最迷人的大熊猫有关的话,那就更好了。9月5日,国际自然保护联合会宣布,大熊猫已经从“濒危”物种(意味着这种动物在野生环境中极有可能面临灭绝)变成了“易危”物种(即该物种存在灭绝的风险)。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总干事卢思骋表示:“每个人都应该举杯庆祝。”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9月10日发表文章称,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在促进大熊猫繁育的问题上作出了巨大努力。但大多数努力发生在圈养大熊猫的身上,而环保人士的决定与野生大熊猫的生存状况有关。据政府调查显示,在2013年的熊猫数量统计中,野生大熊猫的数量已经从1988年的1114只增加到1864只。这是圈养大熊猫数量的五倍。
文章称,野生大熊猫数量增加反映出大熊猫的居住环境——中国西南部的茂密竹林——有所改善。经过一段时间的乱砍滥伐后,中国现在拥有67个大熊猫保护区,覆盖大熊猫活动范围的大约一半。三分之二的野生大熊猫生活在这些保护区。毋庸置疑,大熊猫的挣钱能力(国外动物园租借一对大熊猫每年要支付100万美元)让设立这些动物保护区的机会成本变得更小。不过在长达几十年的大熊猫保护工作中,政府功不可没。
结果是,中国现在拥有两种大熊猫——野生大熊猫,以及更频繁出现在镜头面前的圈养大熊猫——并且两者的数量都在增加。虽然数量更少,不过圈养大熊猫的繁殖能力更强。2003年到2013年期间,野生大熊猫的数量增加268只,增幅约为17%。圈养大熊猫的数量则翻了一番以上,从164只增加到375只。大熊猫向来以繁殖能力差而著称。但以前圈养大熊猫在繁殖问题上面临困难至少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源于人类的无知。随着人们对大熊猫的生理特性和行为增进了解,它们的生育率也有所提高。
文章称,不幸的是,这对野生大熊猫来说并无帮助。大熊猫圈养繁殖计划的目标是将它们放归野外。圈养出生的大熊猫要经过为期两年的训练,学会如何找到食物和对人类保持警惕。不过经过多年的努力,只有5只圈养大熊猫被放归野外。它们当中的两只已经死亡。今年冬季还有两只大熊猫即将被放归野外。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曾预计中国政府可能会对国际自然保护联合会的决定感到欢欣鼓舞。但它保持了克制。国家林业局(负责监管大熊猫栖息地的机构)甚至提出近乎批评的意见。林业局指出,大熊猫野外种群被分割成33个局域种群,其中个体数量小于10只、具有“高度灭绝风险”的局域种群有18个。此外,受栖息地破碎化影响,这些大熊猫种群被孤立起来,使得大熊猫局域种群基因交流受阻,也让它们更容易生病。专家称,在未来的80年里,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大熊猫赖以生存的竹林可能有三分之一会消失。
文章称,在世界各地,有许多动物正在走向灭绝(有时候是因为信奉中医的人对动物身体的某个部分有需求)。国际自然保护联合会最近把另一个标志性的物种——东部大猩猩——列入“濒危”物种名单。所以看到大熊猫从“濒危”物种变成“易危”物种让人感到高兴。不过作为野生动物保护的一个标志,大熊猫应该进一步远离灭绝的边缘。(编译/杨雪蕾)
图说:大熊猫野化训练。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