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3 12:50:21

“火神”战瘟神——火神山医院10天落成记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2-03 15:40    点击量:958    

新华社武汉2月2日电 题:“火神”战瘟神——火神山医院10天落成记

新华社记者

湖北,荆楚大地、云泽之乡。楚人,自视为火神祝融的后代。当下,一场“火神”驱赶瘟神的角斗战事正酣。

今天,一座名为火神山的医院,正式落成。战疫魔,增添了新的利器,开辟出新的战场。

总建筑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架设箱式板房近两千间,接诊区病房楼ICU俱全……这个建筑面积相当于半个北京“水立方”的“战地医院”,从开始设计到建成完工,历时10天。

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抽组1400名医护人员,于2月3日起在这所医院承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任务。

过去10天,发生了什么?怎么做到的?新华社记者带你去探访火神山医院落成全过程。

这是2月2日无人机拍摄的武汉火神山医院。 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铺开武汉地图,位于武汉西南的知音湖犹如一匹奔驰的骏马。刚建成的火神山医院,就在这匹骏马的鼻尖之处。

这里,曾经是武汉职工疗养院,遍布着藕塘、土丘。

“10天建座医院,这怎么可能完成?” 这是众多参加火神山医院设计、施工者,接到任务指令时的第一反应。

中建三局三公司项目经理方翔从事土木建筑行业多年。他说:“按照常规流程,3万多平方米建筑量的项目,至少要两年。紧急状态搭建临时性建筑都需要1个月,更何况是新建一座传染病医院?”

这是2月2日无人机拍摄的武汉火神山医院。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背后,是异常严峻的疫情形势。从确定新建火神山医院的1月23日当天到2月1日,9天中,武汉市确诊病例从495人陡增至4109人。

不断增加的定点医院床位数量,远远跟不上疫情蔓延速度。“根据2003年抗击‘非典’时的经验,新建集中收治疫情患者的医院,能够很大程度上缓解现有医院的压力,减少交叉感染。”一位参与抗击非典的医疗专家表示,临时医院启用后,更重要的作用是减少社会恐慌情绪。

过往抗击重大疫情,也曾经创造过奇迹。

2003年4月,北京建成可容纳1000张病床的小汤山医院,两个月内收治了全国七分之一的“非典”病人,其间无一名医护人员被感染,创造了人类医学史上的奇迹。

这是2月2日无人机拍摄的武汉火神山医院。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当年建好小汤山医院用了7天。现在的工程能力更高了,10天完成任务,很困难吗?

紧急的疫情让人们已经忘记了,武汉抗疫斗争高峰是在春节前。小汤山建设是在4月份,火神山医院建设其间,适逢大量工人假期返乡,“别说原材料采购、物流运输,就连工地上吃喝拉撒,这些后勤都难以保障”。武汉市城建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

疫情,不等人。与死神竞速,情势紧迫,间不容发。各方面迅速动员,进入战时状态。

——选址。规划、环保等部门紧急会商,定在知音湖畔的武汉市职工疗养院。这里远离人口稠密的汉口主城区,交通、管道等配套基础齐备。

这是2月2日无人机拍摄的武汉火神山医院。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设计。小汤山非典医院设计方迅速参与。中信建筑设计院等设计机构组成60多个人的应急项目团队,5小时内就拿出设计方案,不到24小时绘出设计图。

——施工。多家建筑企业踊跃请战。指挥部最终确定由中建三局、武汉建工、武汉航发、汉阳市政四家企业参建,明确施工任务,立下“军令状”,迅速组织开工。

没人想到,一个建筑工地,成为数千万人瞩目的焦点。火神山建设现场场景被网络“云直播”后,数千万网民在屏幕前当起了“监工”。

“这不是一场单纯的工地直播,而是抗击疫情的希望,大家都希望能够快点,更快点。”类似的网络评论天天时时可见。

入夜,工地上灯火通明。不远处,武汉三镇是焦灼中等待的万家灯火。

这是2月2日无人机拍摄的武汉火神山医院。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分区严隔离 病房带“口罩”

从空中俯瞰,火神山两栋住院楼,整体呈中间医护两边病房的“鱼骨状”布局。“主鱼骨”是中间的长走道,功能为医护人员通道和办公区域。走道连接“次鱼骨”的9个病房区,在走道里可步行至任何一间病房。

作为一所传染病医院,大到房间的结构布局,小到一个下水管道,在各项防护措施方面,近乎苛刻。而充分借鉴小汤山医院,让火神山医院的设计与建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曾参与小汤山医院设计的全国知名设计大师黄锡璆,腊月二十九晚上专门给设计组打来电话,提出小汤山医院设计中曾经留下的遗憾和不足:病房紧挨地面,没有隔空层,容易潮湿;没有设置专用病区走道,开门就是院子,管理不便……

这是2月2日无人机拍摄的武汉火神山医院。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我们在设计时充分听取这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火神山医院设计总负责人汤群说。

——分区严格隔离。通过设置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及医护人员专用通道和病人专用通道的布置方式,严格避免交叉感染。医疗区与生活区同样严格隔离。医护人员进出病区设置包括风淋在内的专用卫生通过设施,最大限度地保护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病房带上“口罩”。离地面架空30厘米的每间病房,放置两张病床,均设有独立的卫生间。两扇窗户和通道组成的专用隔离防护窗,用于药品和食品的传递。医院绝大部分房间都是负压房间,房间内的压力比外面低,如同给病房带上“口罩”,避免病毒随着气流产生交叉感染。

这是2月2日无人机拍摄的武汉火神山医院。 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污染集中处理。医院铺设了5万平方米的防渗膜,覆盖整个院区,确保污染物不会渗透到土壤水体中,同时医院安装了雨水、污水处理系统,经过两次氯气消毒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所有房间排风均经过消毒杀菌及高效过滤达标后,才高空排放。

大年初一,原北京小汤山“非典”医院院长张雁灵专程来武汉考察得知,火神山医院配备多台高端CT,大幅提升ICU重症病房数量,组建专家委员会为病人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等情况,评价“总体非常好,只需做局部调整”。

“很多设计标准、设备配备,都要优于当年的小汤山‘非典’专科医院。” 张雁灵说,火神山医院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将对防控疫情产生重大意义。

这是2月2日无人机拍摄的武汉火神山医院。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极度压缩时间空间的战役”

1月24日,己亥年除夕,各类设备进场。

入夜,运输车司机吕俊和同事们一块围聚,端上盒饭,简陋地“团年”。他的“守岁”就是从凌晨3点后开车运土,累了,在车上眯个眼。

作为家中独子的吕俊,长这么大第一次不在家里过年,“不忍心让父母在家中独守除夕夜,但这个工程实在太重要了。”

这是2月2日拍摄的武汉火神山医院的一间病房内景。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除夕夜,数百台挖掘机、推土机,上千名工人和吕俊一样,在机器轰鸣声中,迎来庚子年第一个清晨。

除夕当天,施工方累计平整全部场地5万平方米,相当于7个足球场大小。开挖土方15万立方米,足以填满57个标准游泳池。

“头一天去,工地还是一片沼泽,推土机进场都快陷进去了。第二天早上再看,土堆已经推平,沼泽被填实,完全看不出之前的模样了。”一位技术人员在朋友圈中感慨。

铺设碎石、压实基础、开挖基槽……按正常流程,工期节点按天算。在火神山,一切节点都得以小时,甚至以分钟计算。极限的工期要求,现场设计、施工、监理人员一齐守在现场,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边调整。

这是2月2日拍摄的武汉火神山医院的一间病房内景。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工地上,到处是车,到处是人。白天,机器轰鸣、人声鼎沸;入夜,灯光如昼、焊花四闪。所谓“基建狂魔”,其实不过是一群善良勇敢的人穿上盔甲,在所有人的祝福中默默地负重前行。

“戴书记,您的鞋子破了,回去换一双吧!” 中建商砼永丰厂党支部书记戴银刚,多次听到别人的善意提醒。武汉宣布建设火神山医院当晚,他就赶回岗位,火速集结队伍投入战斗。

妻子身怀六甲,他无暇照顾;鞋子破了几天,来不及回去换一双。“等这场战役结束了,我要跟即将出世的孩子好好讲讲火神山的故事”。他说。

2月2日,工人在火神山医院工地工作。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最高峰时,工地上有7000多名工人,800多台挖掘机、推土机等设备同时作业。上一个单位刚完成场地铺沙,下一个单位马上进场铺防渗膜,后面铺设活动板房基脚的单位还在催促。高密度的人群、机械,让现场施工空间极为有限。

“火神山项目是在极度压缩的时间、压缩的空间内,展开的一场战役。”火神山建设指挥部一位负责人说,“没别的,就是豁出去,干!”

受其他工序影响,原本留给排水管道安装的72小时施工时间,被压缩到只剩30个小时。用作病房的集装箱板房,距地面只有30厘米,排水管道安装只能由工人钻进这狭小缝隙中,逐个安装到位。

2月2日,工人在火神山医院工地工作。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身材瘦小的工人王旋主动申请第一个下地埋管示范,带领400多名工人伏地作业。不少人衣服划破,手臂划伤,匆匆处理后便又钻回逼仄的空间作业,直到全部排水管道顺利安装完成。

每个工人、每台装备,就像一颗颗螺丝钉、一个个零部件,紧密扣在一起,驱动着这台巨型机器,迅速搭建起一座抗击疫情的“安全岛屿”。

中建三局董事长陈华元说,武汉是我们的家园,这是一场保卫战、生死战,建好火神山医院就是保卫大武汉,“必须不惜代价,不讲条件,不惧困难,尽锐出战”。

2月2日,工人在火神山医院工地工作。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有国外网友评价,昼夜不停的挖掘机大军及建筑工人、源源不断输送至武汉的物资,“整个国家都为这场战斗做准备,速度不可思议”。

“我一生中从未见过这种动员。”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1月31日在日内瓦举行的发布会上说,“也许你正在关注的是中国将在10天之内建成的一家大医院,但这不是他们正在采取的措施的唯一目标,我相信这些措施将扭转(疫情)趋势。”

火神山医院完工了。很多工人、设备将第一时间转战,前往同样收治疫情感染患者的雷神山医院,继续他们的战斗。(采写记者:李鹏翔、李劲峰、梁建强、徐海波、廖君、侯文坤、黎云、张书旗、郑璐)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