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留学娃更适应海外生活 家长普遍高学历高收入
文章来源:中国干部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0-18 10:59 点击量:3064 大
中
小
【环球网留学报道 记者 潘灵秀】身为世界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中国每年都派出留学大军浩浩荡荡奔赴世界各地求学,然而,吃不惯国外饭菜、改不了课堂埋头做笔记的习惯、融不进当地的朋友圈等诸多问题却屡屡见诸媒体,“角落里的中国学生”这块标签还贴在新一代中国留学生身上吗?近些年中国留学生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的整体状况呈现出怎样的变化?
启德教育集团留学事业部助理总经理金冉介绍北师大学术团队
10月11日,由启德教育集团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合作完成的《中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调查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显示,绝大部分中国学生在海外都能很快成为过日子的一把好手,尤其擅长购物;但人际交往仍是最大难关,即便能听懂课程,也听不懂当地笑话,很难融入当地“朋友圈”。
这份报告邀请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学术团队全程参与把关,对美、加、英、澳、欧、亚6个国家和地区的1014位在读中国留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社会文化适应”方面,有63%的中国留学生处于“有一点困难”或“没有困难”水平,只有4%的人处于“比较困难”或“非常困难”。绝大部分中国学生在海外都能够很快成为过日子的一把好手,之后经过自己的努力,也能够从容跨过语言关、应对学业要求。
家长学历收入双高 新一代留学娃更适应海外生活
从数据上看,中国新一代的留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启德教育留学事业部总经理金冉向环球网记者分析,这种现象和留学生家长的影响是紧密关联的:“我们的留学人群(学生以及家长)发生了一个特别显著的改变。现在的学生肯定都是95后了,而且慢慢进入零零后时代,他们的家长65后的都少了,75后的都开始出现了,而这一部分人是真正接受了中国的高等教育,而且他们的学历的层次已经高出了目前年轻人的水平。
另外中国的财富结构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之前是有资源的或者说胆大的,甚至于学历较低的人积累了财富,但现在真的是学历层次已经决定了很多东西了。总的来说65后和75后的家长群体学历和财富都双高,这部分人很多都有出国经验,甚至接受国外教育,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和再上一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对孩子最核心的要求往往是:身体健康,性格完善,保证了这两点,再有一技之长,能过好自己的生活,至于要往哪方向发展,只要是在正轨上,家长不会有太多干预。”
启德教育留学事业部助理总经理金冉
留学生家长的高学历、高收入使得他们有能力在送孩子留学之前就给予充分的接触海外生活的机会,所以留学新一代相对来说在出国之后能够更加从容面对新环境。此次调查结果也显示,中国留学生整体主观幸福感得分较高,情感更为积极,但数据同时显示,他们体验最多的消极情感是“压力”,以5分为满分,调查样本的“压力值”达到了3.9分,可见在海外留学压力不小,而人际交往正是中国学生得分最低的项目,不仅难以“理解当地人的笑话和幽默”,也很难打入当地的朋友圈。
购物过日子是一把好手 内敛抱团难进当地朋友圈
调查结果显示价值观和人际交往,仍然是中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最大难关。在中国留学生最常接触的四大社会支持来源中,获得的主要支持来自“家人”,其次为“中国朋友”、“教学教务人员”,而与“非中国朋友”的人际互动较少。但 “非中国朋友的支持”却最能正面影响留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
中国学生的内敛抱团在欧美国家看来很显眼,这种习惯也是亚洲学生比较普遍存在的,启德教育CEO黄娴分析说:“同样是华人,新加坡的学生要比我们的学生更快地融入当地,这个首先是因为语言的优势,同时得益于他们的多元文化环境,不论是英国的酒吧文化还是运动他们的学生都有更高的参与积极性。
同时我们也发现,中国的孩子和韩国的孩子相对就会比较内敛一些,更愿意和本国的孩子走在一起,这个原因首先是语言的不足,同时对于团队的协作、沟通、分享、报告就存在明显落差。中国的孩子相对来讲会更加刻苦一点,交功课、写论文中,个人的部分完成得很好,可是一牵扯到团体协作就会暴露出弱点。而这一点,印度的学生就做得特别好,他们不论对还是错,都非常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
美国的高中会为了学生进入大学做准备,课堂模式与大学接轨,不再是老师讲课学生记笔记,而是采用主题讨论的形式;由于学生熟悉这种模式,进入大学之后会很容易进入状况。黄娴女士认为,在国际教育里面老师看中的不一定是知识点,而是更关注学生的逻辑思维。对于长期习惯于刻板的学习模式,接受老师的答案是唯一答案的中国学生,因为思考模式不一样,在国外课上再重新培养习惯是不容易的。
《中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调查报告》通过比较留学地区间的数据差异发现:在美国,中国留学生们的整体社会文化适应情况好于其他地区。调查还显示,随着留学时间的延长,学生的社会文化适应状况会越来越好;其中,3个月和12个月是两个重要的时间转折点。(环球网留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