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3 10:09:27
当前位置:主页频道 > 教育频道 > 就业

关注残疾人就业:940万残疾人就业是怎样实现的?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8-06 16:41    点击量:1554    

  截至2017年底,我国城乡残疾人就业人数942.1万,扶持和保护残疾人就业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需要进一步完善就业促进政策,还需积极探索就业新形式新模式,面向基层大力提升就业服务精准化水平,引导用人单位履行按比例就业的责任和义务。

  据2017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7年底,我国城乡残疾人就业人数是942.1万人。残疾人就业,有哪些特点、难点?怎么帮助残疾人找到适合的岗位?未来还需要哪些相关举措促进残疾人就业?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残联教育就业部主任张新龙、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杨立雄。

  问 就业扶持有哪些

  记者:目前,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如何?就业形势的发展情况又如何?

  张新龙:据中国残联统计,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城镇残疾人新增就业超过100万。截至2017年底,在全国持有残疾人证的就业年龄段的1755.3万城乡残疾人中,已就业残疾人942.1万。

  近年来,为促进残疾人就业,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建设全国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就业和培训实名制信息系统。目前各级残联已全部建立了残疾人实名制信息系统,即全国近1800万城乡持证残疾人都有就业和培训状况的基础档案,且实现动态更新。近年来,中国残联又与教育部合作,建立了应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信息共享机制,准确掌握了每年残疾人大学生的实名数据。

  不断完善扶持和保护残疾人就业的政策体系。近年来,相继出台了残疾人按比例就业、辅助性就业、自主就业创业以及残疾人税收优惠、政府采购、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2016—2020年)》等一系列扶持和保护残疾人就业的政策,不断加大对残疾人的就业援助力度。残疾人就业已经形成了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自主就业创业、辅助性就业、支持性就业等多种就业形态并存的格局。

  建立覆盖城乡的残疾人就业服务网络。中国残联通过加强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使之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服务的能力显著提升。目前,3000家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可以向城乡残疾人提供就业政策咨询、求职登记、职业介绍等多项就业服务。各级残联依托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已在全国建立了超过6000家的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全国每年举办各类残疾人职业培训班实名培训残疾人60余万人。

  广泛开展就业援助和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每年元旦春节期间,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残联联合开展以就业困难残疾人为重点援助对象的就业援助月活动,每年帮助数万余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梦想。中国残联举办了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组团参加了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年度残疾人岗位精英竞赛已成常态,省、市、县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持续开展,有效调动了广大残疾人比学技能的积极性。

  问 就业质量咋提高

  记者:残疾人在就业竞争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如何为他们找到就业的出路?如何让残疾人生活得更有尊严?

  张新龙:要让广大残疾人增加收入,实现更加充分和更加高质量的就业,还存在不少困难。如残疾人就业规模增加缓慢、就业层次仍不高,有的残疾人主要依靠家庭成员供养,残疾人就业服务与培训供给不足,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对残疾人就业存在潜在影响,少数用人单位不积极履行安置残疾人就业的责任和义务。

  杨立雄:改善残疾人就业困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从数量考核向质量考核转向。从就业质量看,多数残疾人从事临时性工作、灵活就业以及小本经营,就业质量不高。随着生活水平和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追求个性化发展,对上述职业不感兴趣,即使失业也不愿将就就业。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转变残疾人就业服务方式,今后应以提升就业质量为目标,做好残疾人就业服务和就业支持,尤其是要加强残疾人与就业相关的社会保障工作。

  大力发展按比例就业。按比例就业容量大,就业质量高,也有利于残疾人的社会融合,因此应该成为残疾人的主要就业渠道。要促进按比例就业,需要做好以下工作:建立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公示制度。对于严格履行按比例就业制度的单位给予公开表扬,对于未严格履行按比例就业制度的单位给予批评。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升就业能力。提升残疾人人力资源,需要做好以下工作:预防先天残疾,减少职业伤害和疾病导致的残疾;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做好抢救性康复和职业康复,增进残疾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初级、中级特殊教育事业以及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科学文化以及劳动技能;提高合理配置残疾人力资源,提高残疾人扶贫的工作效率,保护残疾人劳动就业。

  消除就业歧视,构建公平就业环境。完善残疾人法律救济制度,切实保障其权利的行使。

  问 怎样拓宽就业路

  记者:未来将有哪些相关举措促进残疾人就业?

  张新龙:中国残联将配合政府有关部门,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完善和落实残疾人就业政策,聚焦残疾高校毕业生和农村贫困残疾人,统筹推进城乡残疾人就业工作。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就业法规政策。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就业促进政策,让已出台的残疾人就业促进政策进一步落地。通过建章立制,大力开展残疾人职业培训,转变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的职能。建立健全就业服务标准与规范流程,实现残疾人服务的专业化、标准化,不断完善和规范政府购买残疾人就业服务办法,积极培育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工作,有效缓解残疾人就业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形成多方参与、公平竞争的格局。认真落实好各项就业扶贫行动,开展“一户一策”就业扶贫项目,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如期实现脱贫致富。

  积极探索残疾人就业新形式新模式。目前,我国服务业已经成为就业增长的主要渠道,结合残疾人自身特点,应大力扶持残疾人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领域充分就业。利用“互联网+”的发展机遇,依托完善的电商产业链和蓬勃发展的民营经济,探索通过网络、电商平台开展残疾人就业创业。打造一批成规模、有影响的残疾人服务业品牌。着力提高残疾人就业率,改变残疾人就业低水平、低收入的格局。下大力气提高残疾人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的比例,提升残疾人就业层次和收入水平。重点抓好残疾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做好一对一就业服务。

  面向基层大力提升残疾人就业服务精准化水平。加强与其他部门沟通配合,实现残疾人就业数据共享。依托残疾人就业大数据对残疾人就业工作做出分析预判,提出有效方案,创新服务措施,规划服务项目。让残疾人就业实名数据,成为反映残疾人需求、制定残疾人就业政策、为残疾人提供精准化就业服务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引导用人单位履行按比例就业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残疾人就业社会环境。让用人单位充分了解按比例就业制度政策,积极开发工作岗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积极推动各级党政机关带头安置残疾人就业。加大奖惩力度,对积极安置残疾人就业用人单位给予宣传表彰,逐步建立按比例就业公示制度,加强对既不安置残疾人也不缴纳保障金的用人单位的惩戒,确保政策严肃性、公平性。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