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魏县魏城镇党委书记岳运东:一心为民谋福祉
文章来源:中国干部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4-23 16:52 点击量:2014 大
中
小
邯郸市魏县魏城镇党委书记岳运东。资料图
走进邯郸市魏县魏城镇,处处洋溢着干事创业、强图发展的生机与活力。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美丽乡村景色怡人、社会治安和谐稳定、党员群众干劲十足,一派竞相发展的良好景象。领导这些发展变化的是该镇党委书记岳运东。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本色,履行着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神圣职责。
近年来,岳运东先后被市、县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先进个人、党管武装好书记等荣誉称号。2004年被省委授予“宣讲中央一号文件”先进个人,2015年7月被省委表彰为“百姓喜欢的好官”。
履职责,促党建,勇做党员干部的“领头雁”
岳运东十分重视基层党建工作,作为党委书记,他认真履行党建第一责任职责,多种举措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中,坚持讲好专题党课、开展学习研讨、进行蹲点调研、深化整改落实等,扎实每个步骤、每个环节,推进活动开展。共征集各方面意见建议160余条,镇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逐一对照,列出了整改清单,制定了整改措施,进行了全面整改。解放思想大讨论中,围绕“八破八立”要求,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对标先进、开展学习,查找差距、组织研讨,深刻剖析制约思想解放的突出问题,大讨论有序推进。建立健全了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等工作机制12项,理论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16次。
“打铁还需自身硬”。岳运东从抓班子自身建设入手,以民主集中制为基本原则,坚持重大问题集体研究,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不搞“一言堂”和“家长制”。特别是2015年7月份到魏城镇工作之初,为营造“树正气,讲团结,促发展”良好氛围,新一届党委围绕“负重奋进,全面突破”的指导思想,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突出加强教育引导、完善机制、明晰责任等,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干部作风纪律整顿活动,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全镇形成了强图发展的强大合力。采取强教育、严责任、强约束等措施,抓好农村支部书记及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建好配强村班子,调整了北罗营、李辛寨、白仕望三个村支部书记,其他两委干部6名,农村干部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农村基层党建重在抓瘫抓软,以此实现农村班子整体建设水平的提高。”岳运东常常这样说,工作中也从弱处着手,下大力治难转后。2015年11月25日,在魏城镇会议室,王营村支部换届选举大会正在召开,近百名党员和群众代表汇聚一堂,共同选举他们信任的“领头人”。王营村曾是全县、乃至省市闻名的新民居建设示范村,但部分群众因村财务问题多次到县、市上访,也使得该村一度成为全县矛盾最为突出的后进村,在原党支部书记被开除党籍、其他班子成员受到党政纪处分被免职后,选出群众信任的“带头人”成为事关该村的发展的重要工作,为做好此项工作,镇党委专门成立工作组,由党委书记带头深入到党员和群众中了解情况、化解矛盾、做细工作,经过三个多月的摸排和解决问题,广大党员群众逐步了解了真相、明白了事理,认识到没有村支部受损的是群众的利益、是王营的形象、是村内的发展,消除了部分党员群众对换届的抵触情绪,赢得了他们对换届工作的支持。按照换届程序,经过“两推一选”,认真细致、合法有序的选出了群众信得过的新一届支部委员会。北罗营是一个拥有4600口人的大村,2015年3月份,原支书、主任辞职后,村各项工作处于瘫痪状态。党委书记岳运东到任第二天,便就该村班子建设召开专门会议,亲自挂帅成立工作组,驻村摸排情况、开展走访、物色人选、组建班子,昼夜奋战在工作一线,仅用20天时间,便选出了群众信任、作风优良的村“两委”带头人。为提升农村干部服务群众水平,大力推行农村干部坐班制,制定了坐班制度,将农村干部工资与干部坐班挂钩,实行绩效管理,提高服务群众水平。
调结构,上项目,勇做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无论在何种工作岗位,岳运东都十分重视经济发展。为推进项目建设,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业立县,人才兴魏”的战略部署,立足当地产业优势,大力开展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引进、新上了河北陆星和河北徐宁数控机床两个过亿元项目,落户魏县经济开发区,其中“河北陆星”项目,总投资50亿元,注册资金1.6亿元,主要生产矿山用车、皮卡、混凝土搅拌车、奔驰改装车等三大类、十几个车型,投产后可解决1000余人就业,年可实现利税5000万元,目前该项目已投入生产;“河北徐宁数控机床”项目,总投资1.6亿元,注册资金5000万元,预计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实现年上缴利税3000万元,解决150人就业问题。
为提高农民收入,岳运东无论在何地工作,都能结合当地实际,调结构,促增收。在魏县前大磨乡工作期间,针对该乡农业生产相对落后状况,乡政府与河北诺金爱农种业有限公司签订协议,负责培育小麦种子。全乡3.5万亩耕地中,发展育种小麦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涉及全乡9个村,亩均增收300元;岳运东带领乡村干部多次到山东、河南等地学习考察农业生产,引进了高产脱毒红薯和彩色红薯种植品种,并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组建了魏县龙源淀粉厂,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条,种植面积达到6000亩,亩均增收500元;在漳河两岸10余个村庄规划建设了驴、牛、羊、鸡、猪5个大型养殖场,带动了一批散户养殖,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到魏城镇工作以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新上了魏县祥源高效农业开发园区、邯郸诰弘食用菌养殖基地等现代农业园区6家,吸收务工人员1200余人。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在全镇形成了后王村高效农业、南温养殖、精品鸭梨、冷藏加工等农业产业园区,鸭梨、蔬菜、养殖、劳务输出等产业快速发展。全镇实现土地流转12878.63亩,培育流转大户68户,农业综合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农民收入逐年提高。
建机制,优环境,勇做环境建设的“领航人”
在镇村环境建设上,岳运东从抓机关环境入手,促进全镇面貌大提升。在机关环境建设上,用他的话说,机关环境体现了干部职工的精神风貌,这是“脸面”。围绕“三对标、三提升”要求,开展了机关大院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对机关楼内外墙壁、门窗、楼梯扶手等重新进行粉刷,硬化了院面、办公楼台阶,安装了光纤监控。在机关三楼建设了“三严三实”廉政文化警示教育长廊和党风廉政建设室,悬挂警示语、漫画、书法作品等30余幅;在机关楼道悬挂了“三严三实”、“八项规定”、“六条禁令”、“四德干部标准”等宣传图板,楼内摆放了绿化花草、树木等,机关面貌焕然一新。在镇大门口设立了“三严三实”干部作风建设在路上领导干部公示栏和中层干部公示栏,将干部姓名、职务、分管工作、联系电话进行公示,用以规范干部行为、方便办事群众。
为彻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坚持健全队伍与完善机制并重,加大力量投放,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工作机制。亲自挂帅成立了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精干人员6名,组建成立了保洁服务公司,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保洁人员47名;镇拿出专项资金,按月发放农村保洁经费和保洁员工资,购置了保洁车辆、保洁工具等;通过层层签订责任状、制订责任追究办法等措施,形成了抓环境整治的强大合力。同时,着力推进美丽乡村重点村建设,全力打造东南温、南温店、赵寨三个重点村,大力发展农家游项目,今年魏县梨花盛开时期,该三个美丽乡村累计接待各方游客30余万人次。在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上,镇、村累计投入资金100余万元,新建垃圾中转站1个,垃圾存放点4个,建设垃圾池300余个,清理各类垃圾10万余方。为做好沿线环境整治,该镇坚持集中整治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去年11月中旬,组织成立了由镇政府牵头,规划、公安、交通、国土、工商、电力等部门参与的联合执法组,对魏峰线、邯大线两侧私搭乱建、残垣断壁、占道经营等行为进行集中清理整治。共拆除辖区交通沿线私搭乱建296处,清理占道经营、店外经营120多家,清理广告牌匾130多处,清理建筑物料1200余方。
化矛盾、维稳定,勇做平安建设的“守护者”
岳运东把化解农村矛盾,维护平安稳定时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在工作中,魏城镇严格执行一岗双责、领导包案、责任追究和限时办结等制度,党政主要领导对每起信访问题都切实做到了接访下访、调查了解、解决问题。先后解决各类信访问题28件,成功解决多年上访老户问题2个。加强农村综治维稳工作,在农村“两室”等重点部位分别安装了监控设备,加强巡逻队、院户联防等群防组织建设,治安和刑事案件明显下降。
办实事,惠群众,勇做服务群众的“办事员”
大力发展农村基础建设,魏城镇去年总投资249万元,硬化农村街道、道路5万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65盏,通过公共服务运行机制,维修老旧道路1.5万平方米。在水利建设方面,在全镇范围内大力推广节水喷灌滴灌,铺设管道25万米,受益土地2万亩,积极推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农业项目,推广节水小麦8118亩。强力推进县公益事业涉镇工程建设,积极做好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建设,平整土地376.8亩。加强农村文教卫生工作,年内为各村发放配备电脑15台,发放图书近十万册;村村建设了达标卫生室;投资1800余万元加强白仕望中学、西南温小学等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教学基础建设得以全面加强。
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该镇建立健全了排查整治、责任追究、定期调度等工作机制,定期开展排查,督促整改落实。开展了非法加油站点清理行动,对19处非法加油站点,全部依法进行拆除取缔。投资300余万元为37家冷库更新了制冷设备。同时,下大力抓好食品安全、校车安全等工作,年内未出现一起安全生产事故。开展了露天煤场、石灰厂、建筑工地扬尘治理整顿,清理砖瓦窖,推广节能环保炉等,提高群众环保意识、提升环保工作水平。截至目前,已完成清理北罗营砖瓦窖厂一处、推广环保节能炉287台、治理整顿露天煤场5处。
在全镇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之后,岳运东将继续带领全镇党员干部群众,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城镇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