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底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最后一道防线”
文章来源:中国干部网 作者:贵州省丹寨县雅灰乡 范贤镇 发布时间:2016-04-28 10:47 点击量:541 大
中
小
兜底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最后一道防线”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安徽省金寨县了解革命老区扶贫实际情况,听取群众对扶贫工作的意见建议。总书记强调,要建立长效扶贫机制,进一步完善兜底措施。
完善兜底措施,首先要精准识别兜底对象,即哪些人能作为兜底的范围,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完善相关政策,让被兜底的人能生活、有盼头。也只有精准识别兜底对象,才能既不至于增加国家和社会负担,又不至于助长部分群众依赖心理和“等靠要”思想,真正达到救“苦”不救“懒”的目的。那么,兜底对象应是哪些群体呢?在笔者看来,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义务人的“三无”人员应纳入兜底范围,至于因其他因素致贫的,要坚持正确导向,不能拿政策做人情,坚决不列为兜底对象,否则,不但不能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而且还会出现争当兜底户的现象。
明确兜底对象之后,兜底的目标要明确,要做到三方面的保障。
义务教育要有保障。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习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曾强调,要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兜底对象不管是因病导致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还是因父母双亡无抚养义务人,家中的小孩仍是整个家庭的希望,也只通过小孩的学习深造来改变家庭的命运。因此,在政策兜底上,要先保障教育,提供稳定的政策,供孩子学习,让孩子的思想观念得到转变、进步的同时掌握知识和技能,掌握能立足社会的一技之长,从而改变家庭状况,走出兜底对象之列。
基本医疗要有保障。依靠政策兜底的群众,大部分都是因病、因灾致贫,几乎没有经济来源,一旦生病,或之前所患的病得不到医治,对整个家庭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这只能与脱贫目标背道而驰,渐行渐远。因此,在政策措施上,要通过提高医疗救助标准、降低这类人的医疗成本等方式,减轻医疗负担,让兜底对象花更少的钱或不花钱把病医好,堵塞贫困的漏洞,恢复身体,赢回发展的“本钱”。这样的兜底,才能是“造血式”的兜底。
基本生活上有保障。不管是发展教育也好,医疗救助也好,必需要给兜底对象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环境。因此,基本的生活保障是前提和基础,在政策的设计上,明确兜底对象的同时,要根据家庭基本情况,明确每人基本生活标准,让兜底对象能够生活,才有脱贫的希望。
一言以蔽之,完善兜底措施,要让兜底对象有“三保障”,通过“三保障”,助推兜底对象“造血”,通过“造血”,助推脱贫。(贵州省丹寨县雅灰乡 范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