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在“最后一公里”
文章来源:中国干部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7-21 17:29 点击量:817 大
中
小
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在“最后一公里”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委第五巡察组发现,担任了10多年永茂镇芭蕉村党支部书记的于锦华涉嫌拉票贿选、破坏换届,问题被查清后,于锦华受到开除党籍处分。(7月18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是最广泛的群众所在,也是最多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所在,更是党的执政根基所在。基层的党风、政风和干部作风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党内风气和党的整体形象。长期以来,基层“微腐败”肆意滋长,为祸群众,不仅破坏了基层政治生态,还将贪腐黑手直接伸向群众的“钱袋子”,给干群关系造成了很深的裂缝。在各地省市巡察的通报中,经常有这样的表述,某某村干部涉嫌拉票贿选、破坏换届,某某村干部贪占、挪用村级公共资金,某某村干部骗取、套取国家粮食补贴、征地补偿等。“蝇腐”“蚊贪”看似涉及金额小、影响小,但性质之恶劣,相较于“老虎”“巨贪”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哪怕只是贪的一厘一毫,也都是老百姓的“保命钱”,贪得一厘,就伤民心一寸。因此,对于“微腐败”不可小觑,必须予以高度警惕,予以“零容忍”。
治党之要在基层治理。乡、村两级的党组织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关系着党的执政根基,也在根本上影响着国家稳定和和发展。长期以来,一些地方乡、村两级治理处于举步维艰的困境,社会矛盾重重,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党组织涣散,班子队伍不团结;个别党员干部作风不正,肆意贪腐;特别是随着国家对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力度加大,投入越来越多的扶贫资金,但因为监管没跟上,让部门扶贫资金成了“唐僧肉”;一些群众迷信拜佛信教,不亲党员干部,不信科学,不信法律;如此种种,恶性循环,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毒瘤”。古人言,郡县治,天下安。但于现代治理,村、社区、屯是最基本的行政单位,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直接面向广大群众,也可说“村(社)治,天下安”。
贯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强弩之末,其势必衰;从严治党,则须保持力度不减、尺度不松、节奏不停的高压态势,把治党治吏的力度层层下压,传导到“最后一公里”。基层治理,党建是核心,是关键,是引领。要以基层党建为纽带,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配强班子队伍,提升班子整体战斗力;要将党员教育、管理和党的基本工作放在党支部进行;要着力于提升基层党员政治素养、党性修养,着力于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成为团结和带领群众干事创业的“领头雁”“主心骨”“领路人”;要以党员为中心,推动基层网格化管理、法治化治理,让党员成为政策、法规宣讲员,民情信息通讯员,矛盾纠纷调解员,脱贫奔康带头人;要强化基层纪检力量建设、配强纪检队伍,在村(社区)建立完善的村民事务监督制度;要建强基层司法力量,提升基层信访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畅通基层群众监督举报渠道;要着力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增强群众自治能力。从严治党,关键在“最后一公里”,需要始终保持稳中求进的战略定力和驰而不息的韧劲,以钉钉子的精神,把管党治党入细微。
四川省三台县乐加乡人民政府 伍文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