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宋好修:组织村民连夜转移 一个也没有少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8-06 09:50 点击量:538 大
中
小
这是济南柳埠镇柏树崖村一个极为普通的夏夜,此起彼伏的蝉鸣中,村民们享受着难得的清凉。
“下雨了!”随着一声尖叫,坐在广场的村民很快四散离去。雨势瞬间变得越来越大。
7月21日21时40分——暴雨开始倾注的时间点被宋好修牢牢记住。这一天也是33岁的宋好修前来柏树崖村担任“第一书记”刚满半年的日子。
半年里,工作环境从济南市委办公厅换至一个省定贫困村,宋好修经历了诸多第一次:第一次得知一个村集体每年没有任何收入,靠举债度日;第一次体验断断续续二十多天停水,人畜抢水吃的尴尬……
当然,也包括眼前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雨情就是命令,宋好修和村委委员们一直未敢合眼,时刻关注雨势,不时查看村里1号水库和2号水库的汛情。
凌晨2时,宋好修再度前往蓄水量14万立方米的1号水库查看,眼前一幕让他很紧张:水面仅距泄洪桥桥面四五十厘米,此时水势迅疾,一泻而下。1号水库上游的2号水库汛情同样不容乐观。
从水库最高点到村口,落差有30多米高,一旦发生危险,后果不堪设想。
一场和时间赛跑的救援早已开始。
面对险情,第一要务是转移疏散居住在水库下游的45户村民,全体村委委员两人一组立即行动。已是凌晨时分,家家户户早已入睡。当时雨势之大,相距1米的两人只有靠大吼才能听清对方。情急之下,宋好修突然想到了村里不常用的一台手摇式报警器。不间断地摇动,报警器发出的类似防空警报的声音在雨中分外刺耳。越来越多的村民从睡梦中惊醒,随即被安全疏散。
还有两户!疏散中,两户村民的境遇让人揪心。
“这雨有那么厉害吗?”危急时刻,一对父子说什么都不愿撤离。此时,雨水已漫过路面,时间来不及了,最终两名村干部将这对父子架走。
只剩一户患智障的村民家庭了,必须争分夺秒!砸门、报警器,反复提醒下,屋内仍没有任何动静。宋好修匆忙找来一部梯子爬进院内,直到此刻,这户村民仍不明白外面究竟发生了什么。紧急中,宋好修招呼着两名村民跟随自己爬上梯子,将这家人救出。
整整一夜,村委办公室的那盏灯始终亮着,短短两个小时内,宋好修和全体村干部们将水库下游的131位村民平安转移到安全地带。
一个都不能少,一个也没有少。
22日7时40分,雨终于停了。此次暴雨下了足足十个小时。
接下来的5天时间,宋好修和村干部们一道白天清理河道各种障碍物,晚上则紧盯汛情,每天只休息一两个小时,便继续投入防汛工作。经他向村委提议,一支20人的青年防汛突击队迅速组建,扛起保卫全村村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担。
“宋书记始终都在一线。”柏树崖村村主任李友泉感慨。
“这是个务实的好书记。”柏树崖村的村民交口称赞。
深受感动的不仅仅是柏树崖村的乡亲,7月22日,在济南市防汛工作会议上,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公开为其点赞。
半年前,宋好修初来乍到,不少村民还对这个年轻的“第一书记”议论纷纷:“政府机关出来的能吃苦吗?”
不吱声,不辩解,宋好修挽起袖子默默干了起来。
这个960多人的村庄生态资源充足,林果资源丰富,但因交通闭塞,村民的核桃、花椒、山楂总也卖不上好价钱,不少人仍住在土坯房、石头房中,为修建基础设施等民生项目,村集体欠债近200万元。
究竟发展什么产业可以让村子尽快脱贫?宋好修请来了省里旅游专家前来论证,结论是可以尝试“民宿旅游”。
干了12年村支书的李友泉第一次听说这个词,着实新鲜:“宋书记跟我解释,民宿旅游就是让城里人来村里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回去时还可以捎带上咱村的特产,这主意真不孬。”
先从配套设施着手。经过几个月努力,宋好修为村里争取来了太阳能路灯、水利工程、修路等各类项目资金,成立了生态休闲旅游合作社。
更让村民“彻底服气”的是,在共青团历城区委的支持下,5名省内高校大学生为全村31个孩子开展支教活动,晚上,这些年轻人则教村里大妈跳广场舞,把村文化队带得有模有样。
“在扶贫攻坚的大格局中,基层团组织在提升村庄软实力等方面可助其一臂之力。”团历城区委副书记方君回忆,当时与宋好修关于支教活动的对接非常顺畅。
半年时间,经常走家串户的宋好修皮肤被晒成了“柳埠黑”(柏树崖村隶属柳埠镇),身为“第一书记”,他却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全村的“服务员”。
“太多东西要学,太多事情要做。”宋好修对自己所做的事远未满足。这几天,他又在忙着向镇政府申请灾后重建资金。
离“第一书记”任期期满还有一年半的时间,宋好修铆足了劲儿,期待眼前的青山绿水带给村民真金白银,期待昔日贫穷的山村尽快走上旅游脱贫的致富路。
记者 邢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