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7 04:53:06
首页 国际 港澳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高层 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聚焦

抗战雕塑中纪念碑被指破坏整体感 捐赠者欲告当地政府
文章来源: 新京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12-21 07:57    点击量:500    

  屹立在松山战役遗址的远征军雕塑。

  云南龙陵县政府在远征军雕塑群里修建的纪念碑,雕塑制作和捐赠者称,纪念碑破坏了雕塑群整体美感。受访者供图

  2013年9月3日,广州美术家李春华将一组中国远征军雕塑群,无偿捐献给云南省龙陵县,后者被整体安置在龙陵“松山抗战”遗址上。2014年初,当地政府在雕塑群上首山坡处,修建起一座“松山抗战纪念碑”。

  在李春华看来,这座纪念碑外观破坏了雕塑群整体美感,因此提出更改设计方案乃至拆除重建,而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龙陵县多个部门相关负责人则表示,纪念碑的设计建造经过了多方论证,无论是修改或是重建,成本均难以负担。

  昨日,李春华告诉记者,由于“沟通无果”,自己打算向当地政府提起行政诉讼。

  美术家两年半手制402尊雕塑

  从关注抗日远征军历史起,广州美术家李春华一直酝酿着,用自己的“手艺”为历史留一份底稿。2011年,46岁的李春华开始收集远征军老照片,然后用雕塑的方式,让这些70年前的抗日军人“复活”。

  在李春华的计划中,这些雕塑应当包括各个军种和各个历史时期,并且最好被安置在烈士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为此,李春华选定了两地:云南的腾冲和龙陵。前者是滇西缅北抗战的主战场,后者是著名的“松山战役”发生地。在与两地分别沟通后,李春华最终选址龙陵。

  随后的日子,李春华往返于广州和龙陵两地间,用了两年半的时间,雕出402尊远征军将士形象,并将之整体赠予龙陵县政府。

  资料显示,龙陵远征军雕塑群占地8400平方米,以士兵为主体,分为跪射俑、炮兵俑、驭手俑等12个方阵,选取戴安澜、史迪威、孙立人三人为军官代表,并以老兵付心德为在世远征军代表。雕塑群以钢筋混凝土为基础材质,表面抹有青苔,体现“时代感”。

  2013年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这一天,“中国远征军雕塑群”落成仪式在龙陵县松山战役遗址举行。李春华说,自那一年起,自己每年都会来龙陵几趟,看看先烈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也看看自己一尊一尊凿刻出的雕塑。

  雕塑群中突现纪念碑

  2014年清明,李春华照例来到松山遗址故地,发现雕塑群的上首山坡地台上,一座纪念碑正拔地而起。多方打听后得知,这座纪念碑系“松山抗战纪念碑”,由当地政府规划修建。

  李春华认为,新建的纪念碑体量和造型等方面,与雕塑群并不相容,且与“人民英雄纪念碑”高度相似,破坏了雕塑群的整体感。李春华据此投书当地政府及管理部门,要求停止施工,并更改设计样式。李春华的建议并没有被采纳。

  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龙陵松山抗战遗址管理所所长邱佳伟认为,建筑设计原本即“见仁见智”,纪念碑在建造前,政府组织过论证,程序上合法。而龙陵县委宣传部一名负责人则称,纪念碑位于雕塑群上首位置,与雕塑群既有结合,也有分割,并不存在“破坏整体感”。如果要修改,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目前条件难以满足”。

  李春华告诉记者,由于龙陵县方面未能正面与之沟通,并就此事协调意见,自己将通过行政诉讼,来换回雕塑群的“整体感”。

  ■ 链接

  松山战役

  松山战役又称松山会战,是抗日战争滇西缅北战役中重要组成部分。1944年6月4日,中国远征军进攻位于龙陵县腊勐乡的松山,历时95天,中国远征军先后投入10个团2万人,以伤亡7763人(其中阵亡4000人)的代价,毙杀日军超过1250人,成功将战线外推,打破滇西战役僵局,拉开了中国大反攻序幕。

  ■ 对话

  当事美术家:希望当地政府负责任地建碑

  李春华51岁了,从事工艺美术将近30年,他已经不记得自己的刀斧下,产生了多少雕塑形象。而云南龙陵大地上的402尊“远征军”,却成了身在广州的他,心中难以放下的牵挂。

  “每一尊都有出处”

  新京报:为什么会想到制作这样一批雕塑?

  李春华:大概10年前,中国远征军的战史被逐渐挖掘,从那个时候起,我就对这段历史产生了兴趣。我时常想着,作为一个工艺美术工作者,能不能为留住历史做一点事。

  新京报:雕塑的素材来源是哪里?

  李春华:一些历史档案,包括资料片和老照片。从这些素材里,能还原战争年代的穿着、武器装备,甚至一些士兵的神态表情。此外,在世老兵方阵,是通过各地的志愿者给老兵拍照,然后根据照片制作的,每一尊都有出处。

  新京报:前后的制作过程如何?

  李春华:12个方阵402尊雕塑,前后花了两年半。在那段时间,我需要经常往返广州和龙陵之间,在广州打造模具,然后在龙陵当地制作。到了后期,有好几个月都是住在龙陵的。

  新京报:整个雕塑群总的成本是多少?

  李春华:本来就是捐赠的,不计成本。如果非要算,每一尊雕塑的市场价大概在两万,402尊的话,800万还是有的。

  “现在的方案要改”

  新京报:什么时候发现雕塑群前建起了纪念碑?

  李春华:雕塑捐赠后,我每年都会来看几次。2014年清明,本来是来祭拜先烈的,突然发现当地正在建纪念碑。在这之前,没有人通知过我,也没有人跟我商量过。

  新京报:为什么强烈反对修建这座纪念碑?

  李春华:不是不让建,是让你负责任地建。在这么一个严肃神圣的地方,“山寨”一个纪念碑,我觉得是不合适的。如果非要建,我可以免费提供设计方案,但是现在的方案要改。

  新京报:跟当地尝试过沟通吗?

  李春华:找过各级领导,还有很多主管部门,也写了信表达我的想法,但是一直没有实质性的结果,也没有得到正面沟通的机会。

  “对历史和后人负责”

  新京报:这么执着地“死磕”,出于什么心态?

  李春华: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在这个事情上,我不是针对任何人,任何地方。

  新京报:如果沟通没有实质进展,有什么打算?

  李春华:我当然希望能够跟当地协调好,沟通好。毕竟我对龙陵县,对远征军都是有感情的。但是现在一直维持这个局面,纪念碑也已经落成,我准备对当地政府提起行政诉讼。

  新京报:怎么评价自己的行为?

  李春华:我做这组雕塑,是出于责任感,现在要求“拆碑”,同样是出于责任感。为了这份社会责任,我要对雕塑群负责到底。

  ■ 释疑

  当地政府此举是否会被提起行政诉讼?

  律师称政府非针对本人做出行政行为,故美术家无法提起诉讼

  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龙陵县委宣传部一名负责人表示,当初在捐赠时,当地划出土地安置雕塑群。而建造纪念碑,属于遗址的整体规划,经过设计、听证、申报等多项流程,不能仅因李春华的不同意见,草率拆除纪念碑。

  在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法律顾问白小莉看来,作为制作者,李春华对雕塑群享有著作权。而在著作权的权项中,包含“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雕塑群作为整体作品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这是否意味着,李春华能够以著作权被侵犯为由,向当地政府提出行政诉讼?北京圣运律师事务所律师罗娟告诉新京报记者,如果李春华对雕塑的摆放、规划等有其他附加条件,应当在捐赠前提出。而在白小莉看来,著作权侵权诉讼属于民事诉讼的范畴,并非行政诉讼的审理范围。当地政府加建纪念碑的行为,属于整体规划,并非针对李春华本人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以李春华并不能据此提起行政诉讼。

  新京报记者王煜 实习生武琳悦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