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公益创业报告2016》指出—— 近6成公益创业组织可“自己造血”
文章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2-21 15:53 点击量:844 大
中
小
本次调研数据显示,青年公益创业项目涉及全国24个省份,在华东、华北分布较多,受地区影响较大,主要原因在于创业教育的开展、政府和媒体的支持。
《报告》显示,公益创业组织的领导人或创始人年龄段主要集中在18~25岁,且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创业青年比例达到74.2%,也就是说,公益创业教育发展程度与公益创业发生率呈现正相关关系。
调研数据显示,33.43%的公益创业组织“已经注册成工商企业或民营非企业”,23.42%的项目“未注册法人单位”,“只是创业计划书未实施”的项目占 42.34%。与上年数据相比,“已注册的项目”比例增加10%,其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简化办事程序,法律体系逐渐完善。目前,公益创业形式多样,具体表现为福利企业、民办非企业、社团、公司、合作社、互助组织、社区服务组织等形式。
同时,公益创业组织可“自己造血”的比例接近60%,表明很多公益创业组织具有较好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收入来源具有商业性,能够为自己组织发展提供相对稳定的资金。
调查结果显示,67.57%的公益创业组织的(计划)启动资金在10万元以内,启动资金规模较小;81.98%公益创业组织的人员规模在30人以下,大部分公益创业组织的相对稳定的人员规模较小。公益创业组织向公众提供的产品或服务通常比市场价格低,甚至有部分商品和服务属于无偿供给,导致公益创业组织所获得的收益较商业企业低,且分红比例相对于商业组织而言较小,无法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员工大部分都是属于自愿无偿服务的志愿者,规模较小。
《报告》指出,公益创业组织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公益创业组织所追求经济价值,运用市场运作模式;另一方面,公益创业组织更多地追求社会价值,社会使命才是其核心所在,所获收入主要用于组织再生产与发展,用于利润分配较少。有87.1%的被调查者表示其所在组织每年都会评估社会价值的实现效果。明确社会使命、对社会价值进行评估已成为公益组织中默认的规则。(汪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