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鱼鹰捕鱼人
文章来源:中国干部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6-12 06:26 点击量:506 大
中
小
6月9日,在大黑汀水库,周山将捕到鱼的鱼鹰捞起。今年54岁的周山是生活在河北省遵化市平安城镇马西村的农民,6岁便随祖父、父亲在遵化、迁西一带的水库学习鱼鹰捕鱼,并以此为生。如今,很多捕鱼人陆续“丢鹰弃船”,只剩下老周和他的鱼鹰在这一带水库忙碌。 “如今俺家这边水库里的网箱已全部清除,库区环境越来越好,船只和鱼鹰出入水也变得顺畅了”周山说,“但我的年龄越来越大,年轻人都不愿从事这行当,真怕有一天鱼鹰捕鱼这一传统技艺失传了”。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摄
6月9日,在大黑汀水库,周山的两只鱼鹰争抢捕鱼。今年54岁的周山是生活在河北省遵化市平安城镇马西村的农民,6岁便随祖父、父亲在遵化、迁西一带的水库学习鱼鹰捕鱼,并以此为生。如今,很多捕鱼人陆续“丢鹰弃船”,只剩下老周和他的鱼鹰在这一带水库忙碌。 “如今俺家这边水库里的网箱已全部清除,库区环境越来越好,船只和鱼鹰出入水也变得顺畅了”周山说,“但我的年龄越来越大,年轻人都不愿从事这行当,真怕有一天鱼鹰捕鱼这一传统技艺失传了”。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摄
6月9日,在大黑汀水库,周山将捕到鱼的鱼鹰捞起。今年54岁的周山是生活在河北省遵化市平安城镇马西村的农民,6岁便随祖父、父亲在遵化、迁西一带的水库学习鱼鹰捕鱼,并以此为生。如今,很多捕鱼人陆续“丢鹰弃船”,只剩下老周和他的鱼鹰在这一带水库忙碌。 “如今俺家这边水库里的网箱已全部清除,库区环境越来越好,船只和鱼鹰出入水也变得顺畅了”周山说,“但我的年龄越来越大,年轻人都不愿从事这行当,真怕有一天鱼鹰捕鱼这一传统技艺失传了”。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摄
6月9日,在大黑汀水库,周山将鱼从鱼鹰的嘴中取出。今年54岁的周山是生活在河北省遵化市平安城镇马西村的农民,6岁便随祖父、父亲在遵化、迁西一带的水库学习鱼鹰捕鱼,并以此为生。如今,很多捕鱼人陆续“丢鹰弃船”,只剩下老周和他的鱼鹰在这一带水库忙碌。 “如今俺家这边水库里的网箱已全部清除,库区环境越来越好,船只和鱼鹰出入水也变得顺畅了”周山说,“但我的年龄越来越大,年轻人都不愿从事这行当,真怕有一天鱼鹰捕鱼这一传统技艺失传了”。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摄
6月9日清晨,周山准备将系好水草卡绳的鱼鹰带到大黑汀水库捕鱼。今年54岁的周山是生活在河北省遵化市平安城镇马西村的农民,6岁便随祖父、父亲在遵化、迁西一带的水库学习鱼鹰捕鱼,并以此为生。如今,很多捕鱼人陆续“丢鹰弃船”,只剩下老周和他的鱼鹰在这一带水库忙碌。 “如今俺家这边水库里的网箱已全部清除,库区环境越来越好,船只和鱼鹰出入水也变得顺畅了”周山说,“但我的年龄越来越大,年轻人都不愿从事这行当,真怕有一天鱼鹰捕鱼这一传统技艺失传了”。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摄
6月9日清晨,在大黑汀水库边,周山把水草卡绳系在鱼鹰脖子上准备捕鱼。他说,水草当卡绳不会伤鱼鹰的脖子,同时卡绳的松紧度和捆绑位置决定鱼鹰的捕鱼效果。今年54岁的周山是生活在河北省遵化市平安城镇马西村的农民,6岁便随祖父、父亲在遵化、迁西一带的水库学习鱼鹰捕鱼,并以此为生。如今,很多捕鱼人陆续“丢鹰弃船”,只剩下老周和他的鱼鹰在这一带水库忙碌。 “如今俺家这边水库里的网箱已全部清除,库区环境越来越好,船只和鱼鹰出入水也变得顺畅了”周山说,“但我的年龄越来越大,年轻人都不愿从事这行当,真怕有一天鱼鹰捕鱼这一传统技艺失传了”。新华社记者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