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杨利伟:实现梦想要靠不怕牺牲的奋斗
文章来源:中国干部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3-10 17:19 点击量:398 大
中
小
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3月10日15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多名政协委员就有关议题作大会发言。
3月10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这是杨利伟委员作大会发言。 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副军职航天员,少将军衔 杨利伟] 二十年前,根据国家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需要,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正式成立。二十年来,全体航天员牢记祖国和人民重托,以英勇无畏、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奋斗精神,勇夺6次载人飞行任务全面胜利。伴随这一次次出征和凯旋,我国突破和掌握了载人天地往返、空间出舱活动、空间交会对接三大技术,建成了配套完整的载人航天研制试验体系,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空间科学技术成果,彰显了我国的大国形象、大国实力和大国风采。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几代人锲而不舍的奋斗追求,成为美好的现实。
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从“神舟五号”首飞成功到“神舟十一号”问鼎苍穹,背后饱含着包括航天员在内的无数航天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奋斗和奉献牺牲。
由于太空没有人类赖以生存的一切要素,航天员进入太空前必须进行超乎常人耐受力的高强度训练。比如超重训练中,航天员要在时速100公里的离心机中飞速旋转,相当于体重8倍的负荷压在身上,人的脸会被拉变形,眼泪不由自主往外流,眼前发灰、发黑,甚至意识丧失,危及生命。航天员一手拿着操作器、一手拿着报警器,只要感到不能坚持就可以报警中止实验。可直到今天,没有一个航天员按响过这个报警器。
飞天就是战斗,战斗就有牺牲。就拿“神五”飞天的2003年来说,那一年里,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爆炸,7名航天员遇难;俄罗斯联盟飞船返回时偏离落点400余公里,1名航天员骨折;巴西运载火箭在发射场爆炸,星箭无存,21人丧生。在复杂严峻的挑战面前,为稳定思想,组织上给航天员开了多次座谈会,结果都变成了请战会,大家表示没有任何的恐惧,决不退缩!
2003年10月15日“神五”发射当天早上,我提前十五分钟到了发射架平台上,面前就是载着神舟飞船的长征火箭。当时绝大部分人都撤离了现场,因为这480吨的火箭中有430吨燃料,一旦出现意外,后果将是灾难性的。进入飞船,离火箭点火起飞的时刻越来越近了,我想到肩负的重大使命,想到有那么多人在关注着我,我用什么方式表达自信、决心和感激呢?就在零号指挥员下达倒计时口令时,我情不自禁地举起右手,发自内心地向祖国、向关心我的每一个人,敬了一个军礼。紧接着就是山崩地裂般的火箭点火腾飞声,火箭徐徐离开地面,在火箭加速上升时,产生了与人体内脏频率相近的共振,而这种情况是在前期实验中无法检测到的,我感觉五脏六腑都要碎了,恐怕要牺牲了。我盯着计时器,算着时间,心想就算是牺牲了也要记录下这个过程,供科研人员今后改进。持续了26秒共振之后,飞船飞出大气层,整流罩打开,阳光照射进来,我不由眨了一下眼睛,就听地面指挥大厅里有人喊:“你看,他还活着!他的眼睛在动!”
不怕牺牲的奋斗精神体现在每一个航天员的身上。“神舟六号”任务前夕,聂海胜的母亲突发脑溢血,他赶回家待了不到3天就返回,全身心投入备战。再次回家探望时,母亲已经不会说话了,聂海胜心情无比复杂,充满愧疚、自责、感伤,他弟弟说:“哥,你就放心地去执行任务吧,咱们兄弟两个,一个尽忠、一个尽孝!”让我们无不动容。“神舟七号”任务中,翟志刚、刘伯明出舱时舱门几次都难以打开,轨道舱又突发火灾报警,地面指挥员明确航天员根据实际情况、临机决断。他们以“哪怕回不去,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的决心果断出舱,最终把中国人的脚步首次留在了太空。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建设航天强国的宏伟目标,我们航天员将继续以不怕牺牲的奋斗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新时代的飞天梦想,向空间站、向月球、向宇宙更高更深更远的地方不断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