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落地 1.3万亿流动性缓释资金面紧张 不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文章来源: 经济参考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4-26 19:35 点击量:640 大
中
小
25日,央行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置换中期借贷便利,考虑到安排净释放的流动性可吸收央行逆回购到期等因素的影响,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稳定,央行发布公告称当日不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事实上,自4月17日央行宣布降准置换MLF后,资金面已经连续紧张五个工作日。24日,全市场质押式回购隔夜加权利率(R001)单日飙升44.92个基点至4.0549%,创下自2014年2月份以来新高。23日交易系统故障、机构头寸难平,使得24日早盘大量需求积压,隔夜资金利率飙升至12%至15%仍难满足旺盛的融入需求,7天资金融出利率也达到10%以上。
对于资金面连续多日收紧,联讯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奇霖认为,资金供给的相对匮乏只是一个背景辅助,主要问题出在资金需求端,即金融机构的加杠杆行为带动的融资需求。
“为获得更多的资本利得,广义基金可能会选择在资金紧时加杠杆。虽然融资成本可能会高于票息收入,但资本利得足够多的话,是可以补偿且最终获利的。”李奇霖表示,前期资金宽松时期,套利空间显著,较多机构提升了杠杆水平,资金当日到期后,加杠杆的投资者考虑到缴税期影响时间有限,降准带来的资金面宽松可期,会选择续杠杆,而不是抛售资产解杠杆。在融入资金选择上,也会选择相对短期限的资金来尽可能降低成本,从而造成资金需求大量集中在短端,隔夜资金占比大量提升的局面。
此次降准释放的1.3万亿巨量资金,能否一定程度缓解当前资金“饥渴”局面?中信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明明表示,降准资金的释放主要缓解了资金供给层面的压力,一方面对当前机构较高地资金需求而推升的价格带来边际缓解作用,另一方面,对本月财政存款的回收和月末缴税进行对冲,利于月末流动性和资金面的平稳度过。此外,通过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准率置换中期借贷便利,能够将借款银行质押的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释放出来,以提高银行间流动性水平。
不过,明明也提示,从去年和今年以来月末的流动性情况来看,即使当月流动性供给较为充裕,也难免月末资金价格惯性走高的现象,预计4月剩下的4个工作日资金价格仍会有一定波动。
市场对于流动性中长期前景更为乐观。业内人士表示,此次降准对全面提高银行间流动性水平的作用将更为持久,流动性分层现象也将进一步缓解,今年的整体流动性环境可能总体偏松。
从市场资金价格来看,近期隔夜、1周等短期资金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但1个月、3个月期的长期资金多为波幅增大下中枢小幅抬升。
“可见市场对流动性的担忧更多是短期的,长期内对流动性缓解改善的预期仍较为一致。”明明表示,长期来看,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或者财政投放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远不及降准所生产的,相比之下,降准对全市场流动性的影响作用更为持久,增加基础货币供给的同时提高了货币乘数,具有全面提高银行间流动性水平的作用,缓解流动性分层现象。(实习记者 向家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