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传统村落“乱打造”
文章来源:《瞭望》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2-02 19:55 点击量:441 大
中
小
◇每年300万元、连续三年的传统村落保护项目,被一些地方政府当作“唐僧肉”。运行中重权力、轻责任,没形成保护链,却形成利益链,存在权力寻租等风险。
◇一些地方申报时对保护信誓旦旦,申报成功后除了简单“洗脸打粉”“穿衣戴帽”,部分资金被挪用,缺乏长效保护机制甚至只具空文。
山路十八弯。一个“白云生处”的村庄里隐藏着几座青瓦泥砖大宅:石板砌成的回廊、甬道和台阶,层次分明的院落,造型各异的门窗、椽头和房梁,门楣上石雕阳刻“诗礼传家”四个大字浑厚古朴。令人惋惜的是,这些村居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有的院落仅剩断壁残垣。
这是隆冬时节《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深入皖西大别山区腹地眼见的一幕。村里一位老人告诉本刊记者,过去这种房子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近些年,时兴扒掉老屋盖砖混或者钢筋水泥现浇的新房,“小火柴盒”越来越多,村庄风貌变得跟山外一样标准化。
采访中,相关专家表示,在乡村振兴进程中,一方面国家加大资金修建保护美丽乡村;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社会关注和参与度的上升,特别是在我国中西部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设出现了“乱打造”现象。
尤其是,一些地方重建设轻规划、重开发轻保护,造成部分传统村落修建改造过程中,或者因引导错误导致原住民自主自建性破坏,或者误读误解政策急功近利形成建设性破坏,或者因商业利益驱动造成过度开发性破坏,或者保护法规缺位、保护标准缺失、保护经费缺乏导致遗弃式破坏……学者和专家呼吁,此类问题亟待解决。
村落乱打造“七重七轻”
走访中,《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发现,传统村落乱打造表现为“七重七轻”:
重申报,轻保护。目前,按照有关部门规定,成功申报一个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地方政府能获得每年300万元、连续三年的保护资金。一些地方申报时对保护信誓旦旦,申报成功后除了简单“洗脸打粉”“穿衣戴帽”,部分资金都被挪用,缺乏长效保护机制或只具空文。
重营造,轻文化。部分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参与者,缺乏保护经验和专业资质,建筑设计、规划、施工,几乎清一色工业化规划、流水线设计、样板间施工,有的特色传统村落从“活文化”,变成了“死标本”。
重权力,轻责任。运行过程中,保护与建设资金,项目管理与实施,权力集中在少数部门。有些管钱、管建的部门则“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没形成保护链,却形成利益链,存在权力寻租等风险。
重项目,轻环保。中国传统村落历来讲究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而如今有的传统村落项目,建设资金投入多,山、水、园、林和污染治理等投入少。
重上级,轻民意。一些项目把自然权利人——村民、村集体排除在外,由地方领导操刀“办点、拍板”,搞人力物力粗暴堆积的形象工程,难以推广、不可复制。
重眼前,轻长远。为了把传统村落从资源变成资产,“千村一品”搞旅游,“千村一面”搞营造,到处都看吊脚楼、进村就喝拦门酒等已经引起社会审美疲劳。一些项目盲目上马导致低效乃至烂尾,既破坏传统村落风貌,还激发民怨;一些招商项目放任资本任性建设,传统村落几千年不曾有过的异域异形建筑物粉墨登场,古希腊式雕塑、罗马式门柱、拜占庭式穹窿顶、哥特式尖拱门、巴洛克式厅堂都频频出现。
重资质,轻实质。有的项目操盘者用各种于己有利的资质门槛,排挤竞争者。采访中,本刊记者了解到,某中标单位修复一座列入了较高级别文物保护单位的风雨桥,却全然不懂“倒头卯榫”等木结构制作,又拒绝当地工匠参与,结果其用钢钉、钢丝、粘合剂“拼”出来的风雨桥,次年就被“端午水”冲坏,传统建筑已经轰然坍塌。
两天消失一个古村落
传统村落,作为中国千年农耕文化的符号和载体,凝聚着各民族、各地方人民生活生产方式、习俗观念、信仰和审美情趣。但采访中,一位古建专家无奈地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表示,“这些年,一听说有传统村落将被‘打造’或‘保护’,我心里就打鼓。参加专家评审时看到那些文化信号混乱的项目,甚为不安。”
他以自己的田野调查所见介绍说,一个时期以来,我国农村旧房翻建、易地搬迁、商业开发、空心房拆除等,正让很多古朴灵秀的木楼、坚实粗犷的碉房、精致典雅的“四水归堂”、自然天成的“三间两廊”成为稀缺品。
在桂北山区,本刊记者慕名找到一座曾有很多干阑式建筑的村庄。进村发现,那儿已成了工地。近六成人家已新建或在建水泥房,很多老干阑被拆得瓦砾遍地,木、石构件被扔得到处都是。
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胡彬彬教授和研究团队的田野考察足迹,遍及全国6000多个村落。他向本刊记者介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全球化扑面而来,以农耕文明为背景产生的中国传统村落正在凋零。“很多传统村落初见还原汁原味,古风令人惊艳。几年后再访,已面目全非或不复存在。”
据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调查显示,我国极具历史、民族、族群、地域文化特色和艺术研究价值的传统村落,2004年总数为9707个,至2010年仅存5709个,平均每年递减7.3%。近些年,消亡速率虽有降低,仍达到或超过“约每两天消失一个”。传统村落保护,一直在与时间赛跑。
从“千村一面”到“千村千面”
采访中,《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也了解到,近年来,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开始加大乡村振兴中传统村落保护的实践探索。比如,浙江台州黄岩区、天台县、仙居县等地办起了乡村振兴学院,汇聚王澍、俞孔坚等2000多名知名专家及100多位“土专家”,乌岩头村等200多个示范性教学点正在“先行先试”。
同济大学教授杨贵庆团队指导的黄岩区屿头乡沙滩村项目,从发掘沙滩村独有历史文化以恢复乡民自信、自尊起步,进而通过建设村庄居住、文化、产业等功能得到修复和拓展,特定“乡愁”和文化印记增加。
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刘灿姣、吴灿博士等人向本刊记者表示,传统村落状况千差万别,同一村落不一定能“一张蓝图画到底”,不同村落很难找到一套“万用工作法”。
许多学者和专家认为,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战略,党和国家对农村发展的一系列战略谋划,对我国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繁荣,都是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他们特别提醒中西部地区,在传统村落保护中必须尽快扭转政策误读、急功近利、过度开发等导致“建设性破坏”的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