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禁区”罗布泊再现“碧波荡漾”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8-20 18:55 点击量:495 大
中
小
这是从空中俯瞰盐池(8月14日无人机拍摄)。
新疆罗布泊曾是中国第二大咸水湖,自上世纪70年代干涸后,成为世人皆知的“生命禁区”。不过,就在这片绝地之下,却蕴藏着储量极为丰富的稀缺矿产资源——钾盐。如今,随着当地钾盐资源的开发,地下的天然卤水从泵井抽出来,通过一条条盐水渠汇入一个个盐湖,让罗布泊重现“碧波荡漾”。
2000年起,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开始对当地钾盐资源进行开发,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断建设和发展,已建成年产160万吨硫酸钾生产装置、年产10万吨硫酸钾镁肥生产装置,成为世界最大的硫酸钾生产基地,解决了中国钾肥自给率严重不足的难题,这片“生命禁区”以及沉睡地下万年之久的钾盐逐渐变身为“财富之源”。
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这是从空中俯瞰盐池(8月13日无人机拍摄)。
新疆罗布泊曾是中国第二大咸水湖,自上世纪70年代干涸后,成为世人皆知的“生命禁区”。不过,就在这片绝地之下,却蕴藏着储量极为丰富的稀缺矿产资源——钾盐。如今,随着当地钾盐资源的开发,地下的天然卤水从泵井抽出来,通过一条条盐水渠汇入一个个盐湖,让罗布泊重现“碧波荡漾”。
2000年起,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开始对当地钾盐资源进行开发,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断建设和发展,已建成年产160万吨硫酸钾生产装置、年产10万吨硫酸钾镁肥生产装置,成为世界最大的硫酸钾生产基地,解决了中国钾肥自给率严重不足的难题,这片“生命禁区”以及沉睡地下万年之久的钾盐逐渐变身为“财富之源”。
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这是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设备(7月18日摄)。
新疆罗布泊曾是中国第二大咸水湖,自上世纪70年代干涸后,成为世人皆知的“生命禁区”。不过,就在这片绝地之下,却蕴藏着储量极为丰富的稀缺矿产资源——钾盐。如今,随着当地钾盐资源的开发,地下的天然卤水从泵井抽出来,通过一条条盐水渠汇入一个个盐湖,让罗布泊重现“碧波荡漾”。
2000年起,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开始对当地钾盐资源进行开发,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断建设和发展,已建成年产160万吨硫酸钾生产装置、年产10万吨硫酸钾镁肥生产装置,成为世界最大的硫酸钾生产基地,解决了中国钾肥自给率严重不足的难题,这片“生命禁区”以及沉睡地下万年之久的钾盐逐渐变身为“财富之源”。
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这是从空中俯瞰盐池(8月14日无人机拍摄)。
新疆罗布泊曾是中国第二大咸水湖,自上世纪70年代干涸后,成为世人皆知的“生命禁区”。不过,就在这片绝地之下,却蕴藏着储量极为丰富的稀缺矿产资源——钾盐。如今,随着当地钾盐资源的开发,地下的天然卤水从泵井抽出来,通过一条条盐水渠汇入一个个盐湖,让罗布泊重现“碧波荡漾”。
2000年起,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开始对当地钾盐资源进行开发,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断建设和发展,已建成年产160万吨硫酸钾生产装置、年产10万吨硫酸钾镁肥生产装置,成为世界最大的硫酸钾生产基地,解决了中国钾肥自给率严重不足的难题,这片“生命禁区”以及沉睡地下万年之久的钾盐逐渐变身为“财富之源”。
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这是8月14日拍摄的盐池日出。
新疆罗布泊曾是中国第二大咸水湖,自上世纪70年代干涸后,成为世人皆知的“生命禁区”。不过,就在这片绝地之下,却蕴藏着储量极为丰富的稀缺矿产资源——钾盐。如今,随着当地钾盐资源的开发,地下的天然卤水从泵井抽出来,通过一条条盐水渠汇入一个个盐湖,让罗布泊重现“碧波荡漾”。
2000年起,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开始对当地钾盐资源进行开发,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断建设和发展,已建成年产160万吨硫酸钾生产装置、年产10万吨硫酸钾镁肥生产装置,成为世界最大的硫酸钾生产基地,解决了中国钾肥自给率严重不足的难题,这片“生命禁区”以及沉睡地下万年之久的钾盐逐渐变身为“财富之源”。
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这是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设备(7月18日摄)。
新疆罗布泊曾是中国第二大咸水湖,自上世纪70年代干涸后,成为世人皆知的“生命禁区”。不过,就在这片绝地之下,却蕴藏着储量极为丰富的稀缺矿产资源——钾盐。如今,随着当地钾盐资源的开发,地下的天然卤水从泵井抽出来,通过一条条盐水渠汇入一个个盐湖,让罗布泊重现“碧波荡漾”。
2000年起,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开始对当地钾盐资源进行开发,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断建设和发展,已建成年产160万吨硫酸钾生产装置、年产10万吨硫酸钾镁肥生产装置,成为世界最大的硫酸钾生产基地,解决了中国钾肥自给率严重不足的难题,这片“生命禁区”以及沉睡地下万年之久的钾盐逐渐变身为“财富之源”。
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这是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设备(7月18日摄)。
新疆罗布泊曾是中国第二大咸水湖,自上世纪70年代干涸后,成为世人皆知的“生命禁区”。不过,就在这片绝地之下,却蕴藏着储量极为丰富的稀缺矿产资源——钾盐。如今,随着当地钾盐资源的开发,地下的天然卤水从泵井抽出来,通过一条条盐水渠汇入一个个盐湖,让罗布泊重现“碧波荡漾”。
2000年起,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开始对当地钾盐资源进行开发,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断建设和发展,已建成年产160万吨硫酸钾生产装置、年产10万吨硫酸钾镁肥生产装置,成为世界最大的硫酸钾生产基地,解决了中国钾肥自给率严重不足的难题,这片“生命禁区”以及沉睡地下万年之久的钾盐逐渐变身为“财富之源”。
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在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一块盐池里,工作人员在维护采盐设备(8月15日摄)。
新疆罗布泊曾是中国第二大咸水湖,自上世纪70年代干涸后,成为世人皆知的“生命禁区”。不过,就在这片绝地之下,却蕴藏着储量极为丰富的稀缺矿产资源——钾盐。如今,随着当地钾盐资源的开发,地下的天然卤水从泵井抽出来,通过一条条盐水渠汇入一个个盐湖,让罗布泊重现“碧波荡漾”。
2000年起,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开始对当地钾盐资源进行开发,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断建设和发展,已建成年产160万吨硫酸钾生产装置、年产10万吨硫酸钾镁肥生产装置,成为世界最大的硫酸钾生产基地,解决了中国钾肥自给率严重不足的难题,这片“生命禁区”以及沉睡地下万年之久的钾盐逐渐变身为“财富之源”。
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这是8月15日拍摄的盐池落日。
新疆罗布泊曾是中国第二大咸水湖,自上世纪70年代干涸后,成为世人皆知的“生命禁区”。不过,就在这片绝地之下,却蕴藏着储量极为丰富的稀缺矿产资源——钾盐。如今,随着当地钾盐资源的开发,地下的天然卤水从泵井抽出来,通过一条条盐水渠汇入一个个盐湖,让罗布泊重现“碧波荡漾”。
2000年起,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开始对当地钾盐资源进行开发,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断建设和发展,已建成年产160万吨硫酸钾生产装置、年产10万吨硫酸钾镁肥生产装置,成为世界最大的硫酸钾生产基地,解决了中国钾肥自给率严重不足的难题,这片“生命禁区”以及沉睡地下万年之久的钾盐逐渐变身为“财富之源”。
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这是从空中俯瞰盐池(8月15日无人机拍摄)。
新疆罗布泊曾是中国第二大咸水湖,自上世纪70年代干涸后,成为世人皆知的“生命禁区”。不过,就在这片绝地之下,却蕴藏着储量极为丰富的稀缺矿产资源——钾盐。如今,随着当地钾盐资源的开发,地下的天然卤水从泵井抽出来,通过一条条盐水渠汇入一个个盐湖,让罗布泊重现“碧波荡漾”。
2000年起,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开始对当地钾盐资源进行开发,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断建设和发展,已建成年产160万吨硫酸钾生产装置、年产10万吨硫酸钾镁肥生产装置,成为世界最大的硫酸钾生产基地,解决了中国钾肥自给率严重不足的难题,这片“生命禁区”以及沉睡地下万年之久的钾盐逐渐变身为“财富之源”。
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这是8月14日拍摄的盐池日出。
新疆罗布泊曾是中国第二大咸水湖,自上世纪70年代干涸后,成为世人皆知的“生命禁区”。不过,就在这片绝地之下,却蕴藏着储量极为丰富的稀缺矿产资源——钾盐。如今,随着当地钾盐资源的开发,地下的天然卤水从泵井抽出来,通过一条条盐水渠汇入一个个盐湖,让罗布泊重现“碧波荡漾”。
2000年起,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开始对当地钾盐资源进行开发,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断建设和发展,已建成年产160万吨硫酸钾生产装置、年产10万吨硫酸钾镁肥生产装置,成为世界最大的硫酸钾生产基地,解决了中国钾肥自给率严重不足的难题,这片“生命禁区”以及沉睡地下万年之久的钾盐逐渐变身为“财富之源”。
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这是8月14日拍摄的盐池日出。
新疆罗布泊曾是中国第二大咸水湖,自上世纪70年代干涸后,成为世人皆知的“生命禁区”。不过,就在这片绝地之下,却蕴藏着储量极为丰富的稀缺矿产资源——钾盐。如今,随着当地钾盐资源的开发,地下的天然卤水从泵井抽出来,通过一条条盐水渠汇入一个个盐湖,让罗布泊重现“碧波荡漾”。
2000年起,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开始对当地钾盐资源进行开发,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断建设和发展,已建成年产160万吨硫酸钾生产装置、年产10万吨硫酸钾镁肥生产装置,成为世界最大的硫酸钾生产基地,解决了中国钾肥自给率严重不足的难题,这片“生命禁区”以及沉睡地下万年之久的钾盐逐渐变身为“财富之源”。
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