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3 10:57:40
首页 国际 港澳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高层 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证券

39家上市公司计划分拆上市 约七成“心仪”科创板创业板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8-06 11:50    点击量:2161    

  自去年底境内市场分拆上市破冰以来,截至8月4日,沪深两市已有39家公司宣布拟分拆旗下子公司上市。其中,三分之一为国企,三分之二为民企。在上市地点的选择上,约七成钟情科创板或创业板。

  有意思的一个细节是,投资者对分拆上市相当热衷,在互动平台上相关问答合计已达2435条。但是,在监管层面,对“忽悠式”分拆上市则是严防死守。

  上市地点各有侧重

  所谓分拆上市,是指上市公司将部分业务或资产,以其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子公司形式,在证券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或实现重组上市的行为。

  统计显示,在上述39家公司中,有11家计划分拆子公司到科创板上市,如长春高新、复星医药等生物医药类企业,尽显科创板的硬科技属性;有16家计划分拆子公司至创业板上市,如美的集团、广电运通等,体现创业板“三创四新”的定位;另有12家计划分拆子公司到A股主板或境外市场上市。

  以长春高新为例,公司5月26日公告称,拟分拆子公司长春百克生物科技股份公司(下称“百克生物”)至科创板上市。通过本次分拆,公司将更加专注于基因工程药物、中成药以及房地产业务;百克生物将依托科创板平台独立融资,促进自身人用生物疫苗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的发展。

  又如美的集团,公司7月28日公告称,为进一步推动光电业务增长,规范治理运作以及拓宽融资渠道,公司授权经营层启动分拆子公司美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美智光电”)在创业板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

  公开资料显示,美智光电成立于2001年1月5日,注册资本1亿元,主要经营范围包括:智能家庭消费设备制造、销售,数字家庭产品制造,智能仪器仪表制造,照明器具制造、销售以及家用电器研发、制造、销售等。

  投资者很“着急”

  对于分拆上市,投资者的热情同样高涨。截至8月4日,上证e互动中以“分拆上市”为关键词的问答条数有830条,互动易上的词条数量为1605条,合计2435条。

  在这些问答中,除了简单问询上市公司是否有分拆上市计划之外,还有投资者催促上市公司加快分拆上市进度,或建议上市公司进行分拆上市。

  例如,8月3日,有投资者建议天士力加快分拆上市工作进度。该投资者称,以目前科创板的溢价估值来看,天士力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士力生物”)的市值预期在300亿元以上,对公司目前的股票市场价格有明显助涨效应,对品牌知名度提升存在显著成效。

  公开资料显示,天士力主营业务涉及现代中药、生物药、化学药三大板块,控股子公司天士力生物属于生物药板块。5月8日,天士力公告称,公司拟将天士力生物分拆至科创板上市。

  对于未发布分拆上市计划的公司,有投资者比上市公司更“着急”。“贵司的同行,物产中大和辽宁成大已经先行一步了。”7月31日,有投资者提问苏美达:在国家鼓励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情况下,上市公司拥有众多子公司,下辖的每个板块都堪比一家上市公司,为什么不考虑分拆上市?

  严防“忽悠式”分拆上市

  由于上市公司宣布分拆上市后,其股价随即出现大幅上涨,因此,监管对于上市公司“忽悠式”行为进行严防死守。

  2019年12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设置了上市公司分拆原则上应同时满足股票境内上市已满3年、最近3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等7项条件。同时,证监会表示,下一步要加强对分拆行为的全流程监管,严厉打击“忽悠式”分拆、虚假分拆、炒作分拆概念等市场乱象,以及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

  自上述规定发布至今,监管已对多家公司下发了关注函。

  3月26日,深交所下发关注函,要求延安必康说明计划将子公司江苏九九久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九九久”)分拆至创业板上市,相关决策是否谨慎,是否存在主动迎合市场热点的情形,是否涉及“忽悠式”分拆上市。

  3月28日,延安必康回复深交所称,公司不存在主动迎合市场热点的情形,不涉及“忽悠式”分拆上市,主要基于分拆九九久上市,有助于上市公司聚焦主营业务、九九久拓宽融资渠道等。其中,上市公司以“医药+化工”双主业运行,而九九久的主业是新能源、新材料及药物中间体产品的生产、研发及销售,与上市公司其他业务板块保持了较高的独立性。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认为,分拆上市虽是目前资本市场的重要改革举措之一,但不意味着某些人可以以此作为圈钱手段,监管机构加强监管势在必行。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