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5 11:31:29
首页 国际 港澳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高层 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聚焦

建设统一电力市场难在哪儿?打破地域界限 还原电力商品属性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5-06 09:37    点击量:2191    

  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健全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研究推动适时组建全国电力交易中心。我国自2015年开启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完善电力市场建设就一直是改革的重中之重。此次提出的“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有何新亮点?全国电力交易中心又将发挥什么重要功能?

  面临多元目标挑战

  2015年,《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印发实施,中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正式启动。

  经过7年发展,我国电力市场多元竞争主体格局初步形成,市场化交易电量比重大幅提升,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作用明显增强。2021年,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3.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2%,占全社会用电量的44.6%,是2015年市场化交易电量的近7倍,年均增长约40%。

  随着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推进,我国能源电力发展格局和市场环境发生深刻变化。

  “特别是伴随近年来国际能源格局调整,我国能源安全保供和稳价惠民的要求愈发凸显,电力市场化改革面临前所未有的多元目标挑战。”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院长杜忠明说。

  其一,我国用电负荷冬夏双峰特征日益明显。受电能消费比重上升、煤电发展空间受限及新能源“大装机小电量”等因素影响,电力供需呈现阶段性趋紧态势,亟需探索建立供电保障兜底机制,确保电力安全可靠供应。

  其二,新能源将逐步成为主力电源,煤电将向保障基础性电源转变。当前以电量竞争为主的市场机制,无法准确体现各市场主体为系统提供的电能量价值、容量价值、安全价值、绿色价值,不利于保障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也难以平衡多元市场主体利益,需要加快建立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市场机制。

  其三,新能源具有发电边际成本低、系统消纳成本高的特征。为此,需逐步建立健全协调定价的电力市场体系,引导全社会公平承担新能源消纳责任和系统容量、调节成本,实现促进能源转型和经济高效的有机统一。

  专家表示,破解以上问题,需要从更高层面完善顶层规划,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

  打破地域界限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此前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到2030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建成,适应新型电力系统要求,国家市场与省(区、市)/区域市场联合运行,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易,市场主体平等竞争、自主选择,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进一步优化配置。

  基于总体建设目标,此次《意见》再次重点强调“健全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如何理解“多层次”和“统一”之间的关系?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张粒子表示,我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多层次主要体现在电力交易产品的多时间维度和购售电主体间多空间跨度及其有机配合的市场结构设计上,即各种交易周期的电力交易机制及不同地域范围的电力交易平台交易产品设置的协同关系。

  “多层次至少包含三个维度:在地域上,分地区和国家;在交易品种上,有常规电源、绿电专场交易等;从组织上看,有不同级别的交易机构。”杜忠明进一步解释说,考虑到电力系统固有的复杂性,只有多层次的市场,才能保障电能在全国更大范围内顺利流动。

  与此同时,这种多样性也给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带来一定难题。比如,当前各省构建了不同的电力市场交易模式、产品体系、交易规则和电价体系,交易机制的不统一、不衔接成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中须重点化解的矛盾。

  “健全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要处理好‘多’和‘一’的关系。”杜忠明表示,电力市场的多样化最终要落实到“统一”上。

  目前,我国第一批、第二批电力现货市场试点建设稳步推进,侧重以省为主体,跨省跨区主要以省间协议为主,以市场化方式在区域以及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电力资源的堵点有待疏通。

  《意见》提出,研究推动适时组建全国电力交易中心。“此前已有北京、广州两大区域电力交易中心,但前者主要覆盖国家电网区域内交易,后者覆盖南方电网区域内交易,两者都无法看清全国市场的总体情况,难以实现全国范围内电力交易。”杜忠明说。

  因此,适时推动组建全国电力交易中心,建立依法规范、权责分明的公司法人治理体系和运营机制,完善议事协调和监督机制,破除电力交易的地域界限,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

  还原电力商品属性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能源发展也将进入新阶段。根据规划,2030年全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超过12亿千瓦,比目前增长一倍以上。按照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测算,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发电装机将达到数十亿千瓦,成为电力供应的主体。

  更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是促进新能源消纳的重要途径。我国清洁能源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区,由于周边区域负荷强度不高,整体消纳程度受限。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陈启鑫认为,迫切需要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价格信号引导清洁能源统一规划、科学布局、高效利用,统一交易规则和技术标准,破除市场壁垒,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和共享互济。

  “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就是要在更广范围内让买卖双方直接见面,有利于提升清洁能源消纳比例。”杜忠明说。

  当前,我国正处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时期,清洁能源的渗透率提高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挑战。在陈启鑫看来,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电力市场体系构成,统一多元化市场主体纳入类型和标准,以市场化方式实现对源网荷储的一体化运营,充分激励市场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推动电力系统供需平衡和电力市场运营有序衔接。

  “改革的目的是还原电力的商品属性。”杜忠明解释说,电力本身是一种商品,有时空、成本、效益等方面的差异,如果价格不能反映这些价值,无法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比如,市场如果没有给予调峰功能以合理定价,需要火电调峰时,火电就没有积极性,电力系统的灵活性也会受限。再比如,市场如果没有体现新能源的绿色低碳价值,新能源的投资、生产、消纳也会受阻。(记者 王轶辰)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