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2 04:33:22
首页 国际 港澳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高层 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新闻

习近平总书记再赴四川考察,在四川眉山重点关注了什么?
文章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6-09 09:56    点击量:535    

  时隔四年,再赴四川。6月8日上午,习近平来到眉山考察。这座千年古城,静卧在岷江河畔,不仅孕育了古老的农耕文明,也是享誉华夏的人文故里。

  在眉山,习近平看了一个村、一座祠,从传统到现代,从农田到心田,巴山蜀水,寄寓深深。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在四川眉山考察

  △6月8日四川眉山考察点示意图

  芒种时节看农忙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芒种时节刚过,习近平来到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西南的永丰村。村里有耕地6320亩,村民2133户5176人,202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8万元。据村干部说,这个收入水平,在全省能排到第四。

  △俯瞰永丰村。(总台记者齐涛拍摄)

  永丰村种植的水稻类型是籼稻。籼稻耐热、耐强光、耐湿,更适宜这里的气候条件。

  在永丰村,种粮也有竞赛。种粮大户拿自己的种子在试验田播种,按照“两高一优”(高产、高效、优质)的标准评出获胜者。据了解,永丰村有5位种粮大户承包土地在500亩以上。

  △2018年,以永丰片区为核心区域的东坡区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获评首批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总台记者齐涛拍摄)

  永丰片区高标准农田面积达3100亩、连片规模种植1500亩,已在省内率先实现水稻“耕、种、播、收”全程机械化生产,是四川标准化程度最高的高标准农田示范样板之一。

  △永丰村的高标准农田。(总台央视记者黎兵拍摄)

  在永丰村,习近平的考察重点之一,就是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粮食生产。

  今年两会期间,在看望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习近平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他要求,“努力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

  △永丰村出产的各类大米及其稻种。(总台央视记者马超拍摄)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

  在永丰村,习近平还重点了解当地推动乡村振兴、做好疫情防控等情况。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必须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永丰村的鸭稻共作生产模式。(总台央视记者杨新禹拍摄)

  今年以来,习近平几次赴农村考察,重点强调的就是乡村振兴。

  在山西汾西县的段村,习近平强调,要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让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越走越有奔头。

  在海南五指山市的毛纳村,习近平强调,乡村振兴要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他还强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

  △刘超,现为太和镇永丰村第一书记。(总台央广记者潘毅拍摄)

  川妹子刘超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硕士毕业后回到四川眉山老家。去年8月,她来到永丰村担任第一书记。

  驻村第一书记,正在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今年4月在毛纳村考察时,习近平就同驻村第一书记、乡镇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等亲切交谈,强调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

  △永丰村内的试验田。(总台央视记者邢彬拍摄)

  时代各有不同,初心一脉相承。近千年前,眉州人苏轼在回乡为母守孝时写下“民者,天下之本”。如今,新时代的眉山青年人正在用青春和汗水践行初心使命。

  三苏祠:最著名的“父子档”从这里走出

  站在三苏祠里,千年时光仿佛变为一瞬,为我们打开了与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对话的窗口。

  苏氏三父子又称“三苏”,堪称中国古代文坛最著名的“父子档”,三人均位列唐宋八大家。其中,尤以苏轼成就最为非凡。此次赴眉山考察,习近平专程前往三苏祠。

  △三苏祠正门。(总台记者齐涛拍摄)

  △俯瞰三苏祠。(总台记者齐涛拍摄)

  三苏祠位于眉山市中心城区纱縠行南街,曾是苏家故居,元代改宅为祠,明末毁于兵火,清康熙四年在原址重建。三苏祠主要由前厅、飨殿、启贤堂、来凤轩、东西厢房等构成三进四合院,占地106亩。

  △三苏祠内被称为“眉州第一树”的千年黄葛树。(总台央视记者杨新禹拍摄)

  踏入祠内,古树参天,百年银杏、千年黄葛,跃入眼帘。三苏祠保存有16处古建筑及木假山堂、古井、洗砚池等苏家遗迹,收藏有数千件有关三苏的文物文献,是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三苏纪念祠堂。

  △前厅悬挂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是由四川同乡、清代名臣张鹏翮撰题。(总台央视记者杨新禹拍摄)

  出生于这里的苏轼,被誉为“全才式的艺术巨匠”。在诗歌领域,他与黄庭坚并称“苏黄”,是宋代诗歌最高成就的代表。在作词方面,他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同为豪放词派的开创者。在散文方面,他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在书法领域,他又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名列“北宋四大家”。

  △三苏祠内的展陈品。(总台央广记者潘毅拍摄)

  苏轼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擅长于散文,共同书写了三苏文化的传奇。三苏文化,既是巴蜀人文的艺术结晶,也是中华文明的一座丰碑。

  “天下之本在家”

  三苏祠为何能走出最著名的“父子档”?

  有什么样的家教,成就什么样的人。虽然苏洵的名气不及儿子苏轼,且屡次科举考试皆不中,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一名成功的父亲。

  从苏轼十岁开始,苏洵在结束云游后就亲自教导两个儿子读书。他把全部寄托都放在两个儿子身上,给他们最大的财富就是书籍。苏辙在《藏书室记》中这样描述父亲:“有书数千卷,手缉而校之,以遗子孙。曰:‘读是,内以治身,外以治人,足矣。’”

  △来凤轩。(总台央视记者李晓周拍摄)

  苏洵还把苏家的南轩命名为“来凤轩”,作为儿子的书房。多年后,苏轼梦回老宅读书的南轩:“坐于南轩,对修竹数百,野鸟数千。”

  苏轼小时候还曾在苏家后院挖出一方砚台石。父亲苏洵认为此石“是天砚也”,于是凿磨了砚池,交代儿子好好爱护。苏轼后来在砚的背面刻“一受其成而不可更”,时刻提醒自己。这方砚台也成为了传家宝。

  △苏宅古井。(总台央视记者杨立峰拍摄)

  苏家家教甚严。在海南流放时,苏轼还梦到被父亲提问背诵《春秋》,结果从梦中惊醒,“犹如挂钩鱼”。两个儿子的启蒙教育,倾注了整个苏家的心血。苏轼、苏辙,也可以说是父亲苏洵最好的“作品”。

  如今,三苏祠里专门陈列的家训家风,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更多的人。

  △三苏祠内象征兄弟同心的“并蒂瑞莲”。(总台央视记者杨新禹拍摄)

  重读东坡 源头活水

  在三苏祠,习近平重点了解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等情况。

  上个月,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他强调,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

  △三苏祠出土文物。(总台央视记者李晓周拍摄)

  苏轼,是习近平引用诗文最多的中国古代名人之一。

  早在上世纪90年代的《从政杂谈》一文中,习近平就引用了苏轼的名言“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他以此强调“青年干部要不为一时议论所动,不为一时扬抑所惑”。

  △三苏祠出土文物。(总台央视记者李晓周拍摄)

  2018年1月,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引用了苏轼在《赤壁赋》中的一句话——“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他说,“苏轼的这份情怀,正是今人所欠缺的,也是最为珍贵的。”

  同年5月,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引用苏轼在《晁错论》中的一句话,“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他勉励大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三苏祠内景。(总台记者齐涛拍摄)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苏轼在《晁错论》中写的这一句话,更是被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多次引用。

  苏轼一生几番沉浮,诗文中最抢眼的是博喻,最出色的是妙论。他将达观舒意凝于纤毫笔端,把经略文采书于中华大地。在杭州,他修西湖建苏堤,造就了“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在密州,他抗旱灭蝗、厉行法治,发出了“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在徐州,他筑堤抗洪、开粮赈灾,留下了“筑堤防水,利在百世”的主张。

  问汝平生功业,尽在莽莽神州……

  这样的东坡,谁人不爱呢?

  △三苏祠内的苏东坡雕塑。(总台央视记者杨新禹拍摄)

  四年前考察四川时,习近平主持召开了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他在会上说,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

  今天,新的历史正在神州大地书写。

  播放视频

  画中画

  △时政微视频丨瞰四川

  监制丨申勇 龚雪辉

  策划丨彭娜

  主笔丨刘瑞琳

  责编丨郁振一

  记者丨邢彬 黎兵 潘毅 李晓周 段德文 杨立峰 马超 赵化

  视觉丨陈括 张晶 齐欢

  编辑丨王尊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