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学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任重而道远
文章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家 莫 言 发布时间:2016-04-21 10:25 点击量:894 大
中
小
|
|
最近几年,上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下到普通百姓,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讲述中国的故事。这些故事,有的是用语言讲述的,有的是用行为讲述的。我们的工人帮助国外盖大楼、修铁路,我们的医务工作者在非洲救死扶伤,我们的海军在亚丁湾护航等,都是用行为讲述中国故事。用行为讲述故事的人实际上也是创造故事的人。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伟大实践中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劳动,已经构成了一个伟大的中国故事,为作家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创作源泉。
我看到刚刚获得安徒生文学奖的曹文轩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说一个人有力量、有能力,除了他自己有点强之外,还在于背后他人的力量,这个他人,可能是一个具体的人,可能是一个家族,可能是一个团体,而我的背景是中国。这个经受了无数苦难与灾难的国家,一直源源不断地向我提供独特的写作资源。我的作品是独特的,只能发生在中国,但它涉及的主题寓意全人类。这应该是我获奖的最重要的原因。”今天参会的还有去年获得世界科幻文学最高奖雨果奖的刘慈欣,他获奖后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他研究科幻文学发展历史,发现当一个国家的国力上升、国家安定团结、文化繁荣发展的时候,也必定是科幻文学发展的黄金时代。所以他写的虽然是科幻小说,但背后同样有一个深厚的中国背景。我非常赞同曹文轩、刘慈欣的话,他们说出了中国作家的心里话。
刚才,我们的专家还讲到了坦赞铁路。这个故事非常有说服力,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情感。中国人在当年那么贫困的时候,还能够勒紧腰带省吃俭用地支持欠发达国家的弟兄们。现在我们比较富强了,我们仍然一如既往地支持发展中国家。这一点让我感到我们这个国家是有性格、有品德的,我们穷的时候有骨气、富的时候讲义气。这样一种国家形象,是靠千百万中国人用行动讲述的故事塑造出来的。
我们担任讲好中国故事文化交流使者,需要在很多国际场合用口头叙述来讲故事。这是一项重要工作,作家也有这方面的优势。但我想,作家最根本的职责还是写作,最终要靠笔来写故事、讲故事。我个人的体会是,用文学的方式讲故事,应该先从自己的故事讲起,在自己的故事和自己熟悉的家人、亲戚朋友的故事基础上,再通过阅读、观察、采访等一切方式所获得的故事基础上,加以综合想象诉之于语言、形象,最后成为文学作品。无论是口头讲述的故事还是用笔写出来的故事,最终还是人的故事,是人的命运的故事,人的情感的故事。作家要写出来的是人的丰富性,以及人的丰富性所呈现出的人类灵性与终极的向善与美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所有故事的核心是情感。一个故事只有情感饱满,才能够打动读者或者打动观众。
中国作家写出来的故事,当然首先是给中国读者看的,但也希望能够翻译出去让更多的外国读者看到。我认为,严肃的中国作家从来不会去揣摩外国读者的趣味,他只是把感动了他的东西写出来。只要是好的文学作品,必然会具有一种普遍性。这种普遍性建立在作家对人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也是文学能够走向世界的根本原因。这就要求作家首先应该保持跟人民情感的一致性,跟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我们亲历了这个伟大时代的变革,应该身体力行,把这个伟大时代的伟大故事讲出来、写出来,用自己的作品反映出这个时代中国人丰富的精神世界,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侧面。用文学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