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4 05:57:18
首页 国际 港澳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高层 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瞭望

新型直升机试飞高度4000米 部队冒险飞至6300米
文章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5-03 16:28    点击量:684    

  1

  在陆航旅没有组建之前,人类从没有在世界屋脊留下过直升机航迹。对于人类来说,那里是“生命禁区”,对于旋翼式直升机来说,则为“飞行禁区”。但世界上这片最危险、最难飞的天空,却是新疆军区某陆航旅官兵必须面对、必须征服的“战场”。

  成存国作为我军最早成立的陆航旅旅长,他的座右铭是:飞行有禁区,但战斗力不能有盲区。

  某型直升机列装部队前,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试飞论证,得出的结论是:该机型试飞高度4000米。试飞的第二年,该型直升机列装。新疆很多地域的平均海拔都超过了试飞高度,为使该机型在4000米以上高原寒区形成作战能力,时任团长的成存国决心带领飞行人员首次驾驶该型直升机飞赴我军驻防点最高的喀喇昆仑山脉腹地。

  当时最大的问题是:无导航,无通信,无地面保障,气象资料、航线地图完全空白。喀喇昆仑山脉全是高山巨壑,气候变化无常,一日可历四季。加之每个人还得承受高山反应的折磨,使它无疑成了该旅组建以来极其危险的飞行。按副旅长雷登平的说法,如果一条山谷、一片云团钻不出去,就有可能机毁人亡。

  这些,成存国都明白。所以,在临行之际,他和同行的飞行员都给家人留下了一张有些遗言味道的纸条。

  翻过阿卡子达坂,无边的荒凉像大海中的恶浪,滚滚而来。山风不时从群山之上掠过,发出困兽般的厉声嗥叫。

  3000米、4000米……已达到了试飞高度。但成存国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向上飞,一直飞到不能再飞的高度。

  飞行大队长粟祥的神经随着飞行高度的攀升绷得越来越紧。他喊道:“团长,现在怎么样?”成存国冷静地说:“飞机各类仪表指示正常,我的身体稍有点胸闷,可能是气压变化太大所致。”

  5500米、6000米……飞机呼啸着继续攀升。

  茫茫云海中,直升机不停地颤抖,像一片羽毛随着气流颠簸起来。机组成员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团长,我们可以降低高度了。”成存国观察了一下机上仪表,坚定地说:“继续向上!”

  终于,飞机爬升到了6300米!这是直升机的极限,也是身体的极限。成存国的脸上露出了微笑。他说:“我们成功了。”这次试飞,成存国带着机组成员创造了新型直升机在6300米高度安全起降等我军陆航史上的4项纪录。

  在挑战生命极限和飞行极限过程中,成存国带领该旅相继开辟12条高原、高山巡逻新航线,打破了防区内所有飞行禁区,实现了单机巡逻向多机编队全航线、全空域、全地域空中巡逻的跨越。

  但他没有停止。

  2011年8月中旬的一天,成存国驾驶战鹰,指挥搭载着特战分队的陆航部队,在喀喇昆仑山腹地进行了首次高原跳伞实战演练。

  直升机编队时而在苍褐色的峡谷里穿梭,时而穿过蕴藏着危险的云团,时而跃上冰山雪岭之巅。迂回、隐蔽、空中悬停、大角度转弯、俯冲攻击……飞旋的铁翼,撕碎了高原的寂静。

  成存国下达了第一个演练课目:“100米悬停!”几架直升机像几只准备觅食的猎隼,稳稳地定在空中。

  “向预定目标俯冲!”霎时,悬停在空中的直升机机尾向上一翘,机身呈45度角扎了下来;在离地面只有20米时,机头猛地一抬,瞬间消失在雪山背后。

  突然,战鹰从山梁后面再次盘旋上来,逼近预设战区,特战队员跳伞,准确地空降在攻击目标区域内。战鹰轰鸣着返回,成存国脸上浮现出了满意的微笑。

  2

  成存国要求每一名官兵心中随时要有敌情,要把每次起飞都当成战斗。

  阿里军分区的大多边防线位于喜马拉雅山深处,什布奇边防连一年至少有一半的时间被大雪阻隔。因为气象地理位置等因素,飞机即使能够飞到连队上空,也无法降落。

  成存国决心打破这个禁区。什布奇边防连地处深谷之间,像一个死胡同,下降率和落差非常大。成存国驾驭着战鹰紧贴陡峭的悬崖超低空飞行,最狭窄处的山谷不到200米宽。从海拔5100米的高度下降到了海拔2950米的连队附近,实现了直升机在这里的首次降落。

  “雄鹰只有在风雨雷电中历经磨难,才能把翅膀练硬。”这是成存国的口头禅。他对自己的部队一直充满信心。他比较自豪的是作为梯队长率机群参加中俄“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演习。

  从乌鲁木齐到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沙戈尔这条跨国航线,要飞越友谊峰,是一条气象条件复杂的陌生航线。

  跨国机动时,成存国任命30岁出头的粟祥担任编队长机机长,年仅24岁的鄢宁波担任副驾驶。按计划,陆航编队第一梯队于7月29日冒雨转场至阿勒泰。

  直升机编队飞至友谊峰前,西侧山谷被厚厚的云层覆盖,成存国发现云层与地面有一道100多米高的缝隙。他果断命令粟祥:“从云层缝隙闯过去!”

  云层像岩浆一样翻涌着,厚重的云团与友谊峰的冰雪、山崖融为一体,很难判断哪里是山,哪里是云。最后,成存国只能带着机群飞下云层,从山沟间迂回穿越。有一段山沟特别狭窄,宽度只有80米左右。在成存国的指挥下,粟祥和鄢宁波穿低云、绕雨区、避雷电,安全顺利地将编队带到了演习地域。

  当时,中方联合战役指挥部副指挥员马湘生少将一见驾驶16架运输直升机的32名飞行员中,上校、少校总共才6人,其余26人均为尉官,非常激动地说:“你们创造了首次大机群数千公里出国演习、首次飞越国外陌生空域等我军陆航史上的4项纪录,你们是真正的英雄!”说完,他向飞行员队伍敬了个庄重的军礼。

  中俄联合反恐军演拉开帷幕后,一个直升机机群以十机“等边三角形”编队方式整齐划一、分秒不差地飞过演习场上空,观摩台上的俄罗斯陆军副司令瓦列里·叶夫涅维奇中将边鼓掌边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演习结束后,我想见见这个机群长机的机长。”

  这个机长就是成存国。见到了他,叶夫涅维奇中将竖起了大拇指:“真了不起!这样的编队队形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你们飞得很棒!”

  然而,这位俄罗斯将军不知道的是:如此完美的一次高难度编队飞行,其实是由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8.5岁的年轻飞行员完成的。

  3

  在新疆,陆航旅每年都要执行多次救援、搜救任务,包括远至西藏阿里、青海玉树、甘肃陇南的天空,都留下过他们飞翔的身影。成存国说:“我们战斗时是出击的猎鹰,救援时是吉祥的神鹰。”

  在和平年代,紧急救援是最能考验部队战斗力的时候。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成存国命令该团副参谋长、特级飞行员钟建文为长机机长,迅速率3架直升机飞往陇南灾区解救受困群众。

  情况危急,时间紧迫。钟建文立即从临潼上空紧急编队起飞,并于当晚降落在天水机场。

  次日清晨6时,天刚蒙蒙亮,3架直升机满载药品、食品、帐篷和通信设备等救灾物资飞向陇南灾区武都东江镇。

  陇南地区山高谷深,天气变幻莫测,以往尚没有直升机在该地区飞行的先例,在这样陌生的山谷空域飞行,最害怕遇到强气流,稍有不慎就可能撞上山崖造成机毁人亡。但他们以军人的勇敢精神、以飞行员的冷静果敢,穿梭在崇山峻岭中,打通了“空中救援通道”。

  紧接着,成存国又派出4架直升机,飞赴陇南。5月17日下午,机组奉命向文县尚德镇运送救援物资。刚刚进入山区,气象雷达就显示红色预警:前方出现对流云,而且正在发展之中!霎时,天色昏暗下来,气流越来越猛,就在这危急时刻,直升机下方出现了一个云洞,说时迟那时快,直升机编队抓住时机,对准缺口,猛地俯冲下去,强烈的失重使大家几乎从座位上飘了起来。

  直升机进入峡谷后,天又下起了雨,峡谷两侧山高壁陡,最窄处不足百米,稍有不慎就会撞上山体。直升机像河水中的树叶,紧贴着山体,左右避让,艰难地向前飞行。就这样,飞行员们穿云破雾,安全飞行132架次,283小时,成功抢运伤员123人,运送物资63吨。

  2010年1月2日,新疆阿勒泰地区遭遇了60年不遇的大雪灾,新疆军区命令陆航旅前往救援。

  出航不久,直升机就陷入了阿尔泰山咄咄逼人的气势中。阿尔泰山有72条沟,沟沟相连、交错纵横、地势复杂。要在这样的地方搜寻人员,非常困难。

  张晓中在哈拉哈特山区的一处名叫四槽的山沟里,发现了被围困的老乡。但那里的积雪厚达两三米,人虽然找到了,飞机却很难降下去。

  飞机在20米的高度上悬停,两边的山坡离直升机很近,这样的悬停与其说是对技术的考验,还不如说是对意志力的考验。没有了正确合适的参照物,操纵直升机犹如刀尖上跳舞,形势逼得张晓中差点悬不住了。

  万不得已,他只能机降救人。张晓中开始硬着头皮再次下降。不知何时,已汗流满面。直升机的一个轮子凭感觉离雪地已经很近了,在吹起的漫天飞雪中,6名群众被连推带拉地救到了直升机上,他如释重负地长长松了一口气。

  在随后几天的救援中,张晓中机组又救出了53人,并运送了大批救灾物资。

  2010年,巴基斯坦发生了80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2000多万人受灾。应巴基斯坦政府邀请,中央军委决定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直升机救援队,由新疆军区陆航旅派出4架运输直升机和64人前往巴基斯坦执行任务。

  9月21日,救援队飞越帕米尔高原,抵达巴基斯坦南部城市海德拉巴。由于洪水淹没了村庄和农田,只能低空悬停投放物资。空投过程中,飞行员将飞机高度降低到30米左右,最低离地面仅4米。直升机悬停到最低高度时,大家感觉旋翼都快碰到旁边的电线了。

  在救援的日子里,巴基斯坦持续高温,室外温度在38℃以上,直升机机舱内温度达42℃以上。救援队员克服高温灼烤、机载电子设备功能衰减等难题,把物资投送范围由河堤灾民区扩大到偏远“孤岛”灾民点。在近40天的连续奋战中,救援队共向灾区投送食品、药品、衣物、饮用水等各类救援物资60余吨,救助了上万平方公里区域内的灾民。

  负责协调外国救援任务的巴基斯坦联络官巴布少校,这样评价陆航旅直升机救援大队:“中国直升机救援队救援能力是一流的,敬业精神更令人钦佩。”(本版题图绘制:仓小宝)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