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以文化谋复兴
文章来源:中国干部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0-17 17:01 点击量:1393 大
中
小
中国祁红博物馆日前在安徽省祁门县祥源祁红产业园首度亮相,两年的筹备与努力工作,终于在这一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今年是祁门红茶喜上加喜的一年,是祁门红茶创制140周年,也是祁门红茶荣获巴拿马博览会金奖100周年。”祁门县茶叶局副局长吴响雷介绍,祁门红茶历史悠久,自1875年创制以来,以其卓越品质迅速声名远播,并于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一举获得一枚大奖章和两枚金质奖章。
中国祁红博物馆于今年开馆,正是希望将历史化诸文字与图片,化作茶师傅的工艺与手法,传递给更多的人。展厅通过多媒体厅、文化展示厅和体验厅等,娓娓道出祁红的起源、历史和荣耀,以及品质特征、加工工艺、品饮和文化。早在6月20日,由黄山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百年世博·金奖名茶”祁门红茶太平猴魁(北京)推介会就在北京举行,带着百年金奖的历史文化积淀,为祁门红茶发展铺路。
“同时,今年还是吴觉农和胡浩川合著的《中国茶业复兴计划》发布80周年。”祥源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锡端介绍,早在1935年,曾先后任祁门茶业改良场场长的吴觉农和胡浩川先生就合著发表了《中国茶业复兴计划》一书,谋划当时中国茶业复兴的方略,并对当时中国茶业产生了深远影响。20世纪30年代的祁门,大师云集,风云际会,蔚为壮观。
今年,“中国茶业复兴论坛”也应势召开,邀请了全国各地著名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结合当今社会新形势,着重从消费、资本和互联网三个方面,分析中国茶产业现状,以及新形势下如何借助资本和互联网技术,实现中国茶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当代复兴。专家们的畅所欲言也为祁门县发展“指点迷津”。
吴响雷说,当前祁门县也在力推祁红振兴计划,到2020年,计划完成“2111”计划,打造茶园面积20万亩,产量达到1万吨,综合产值100个亿,农民在茶叶方面的人均收入达到1万元。“希望祁门因茶而富,因茶而名。”
武夷山,古旅增辉百年情
伴随着全国首届万里茶道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暨第二届中国(武夷山)茶业配套商品博览会的如期而至,韩国、泰国、巴基斯坦等地的客商与内蒙古、山西、湖南、湖北、江西等万里茶道节点城市参展商、采购商、茶人茶友相聚福建武夷山,共续百年茶情。
早在去年,武夷山就曾举办了第三届“万里茶道”与城市发展中蒙俄市长峰会。此次活动则是国内首次由民间资本举办的以“万里茶道”为主题的展会。
在武夷山市茶业局产业科科长叶元高看来,当前茶行业迎来了茶路与丝路结合的发展机遇。“主要是看谁能抓住机会,找准切入点,适时找到发展机遇,提升质量和品牌价值,包括影响力和美誉度,这样才能提高市场竞争新优势,促进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叶元高说。
除此之外,博览会内专设了“互联网+”展馆,发布了武夷山首个“互联网+产业”创投基金及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淘武夷山”。会场上,武夷山市人民政府与淘城集团签署“互联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全力推介武夷山市互联网+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动武夷山产业升级、引领万众创业、大众创新。
临沧,让生态为茶说话
近日,中国临沧·天下茶尊茶业推介会在北京落下帷幕,借助北京国际茶展与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展,云南临沧市政府此番率众企业云集京城,高喊“生态之乡”、“恒春之都”口号,打响茶叶发展生态牌。
临沧市副市长赵贵祥笑着比喻,“在临沧,感觉空气都是甜的。到了这里,可以洗洗肺、养养胃、睡睡觉、品品茶,看看佤族文化。”赵贵祥对当地的生态赞不绝口。“当地发展产业必须以保护生态、保护青山绿水为根基来发展,因而临沧茶叶基础雄厚。云南在中国的西南边陲,这里与缅甸接壤,自古就是西南茶马古道的重要一站,产茶历史悠久,如今也是‘一带一路’的前沿窗口。”
历史沿袭的生态保护理念,也为当地留下了一颗颗活化石。临沧市凤庆县就是典型的代表。
凤庆县茶叶协会会长王天权介绍,当地有一株“世界茶王”。“位于凤庆县境内的锦秀古茶树树干胸围达5.84米,树高10.6米,据专家推算树龄约达3200年,是研究茶树起源、演化和中华文化传播的活化石。”王天权说,凤庆是滇红的发源地。通过这一浪又一浪的推介会,希望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凤庆滇红茶,让更多的人走进凤庆,感受凤庆一流的宜茶环境,感悟茶马古道的意境;体会以茶为专题的滇红生态产业园的发展环境,体验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凤庆滇红茶加工工艺,品味凤庆滇红茶悠久灿烂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