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生活两相宜—珠海市幸福村居建设扫描
文章来源:中国干部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2-20 10:32 点击量:1080 大
中
小
本报记者张凤云
故乡远去,乡愁袭来。一批批年轻人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走出生养自己的土地,涌入城市的车水马龙。他们背后,是日渐凋敝的村庄、孤独的老人和那些年幼的孩子。中国乡村的未来在哪里?
然而,当记者近日走进广东省珠海市的乡村,看到的却是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乡镇道路四通八达,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水光山色交相辉映,田园风光优美宜人。再加上产业的发展,使得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了可靠的收入来源。本土的人不断回归,外来的人也加入耕耘乡村的行列。而这些,都源自珠海市2012年开始的幸福村居建设。
孩提时洗澡的那条小河,又变清了
12月9日,整个下午都在下雨。斗门区莲洲镇莲江村大大小小的沟道塘湾里灌得满满的,绿树掩映下的一栋栋民房,青石板铺就的乡间小路,越发被冲刷得清亮了。
“以前村头就是一个大垃圾堆,到了夏天苍蝇蚊子到处都是,臭味熏天。村里人都绕着走。现在根本看不到垃圾了。我们村全部都垃圾分类,分得好的户还有奖励呢!”村民杨叶平告诉记者,村里这几年还安装了污水处理设施,村民的生活污水处理达标才能排放。
在幸福村居创建工作中,首先解决的就是群众反映最迫切的环境卫生问题。2012年11月,珠海市以“四整治一美化”(整治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污染、水体污染,美化村庄环境)为重点,开展了“洁净工程”行动。
珠海市副市长、幸福村居办主任刘嘉文告诉记者,目前珠海已建立起了“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区(市)处理”的农村垃圾治理模式,全市配备了村居保洁员2413名,每村都有一支固定的保洁队伍,新修建省级卫生村标准垃圾房655座,6个镇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程,全面提高了农村普通垃圾收集的基础设施建设。
村庄分散,污水处理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珠海对村一级污水处理因地制宜,制定了《幸福村居污水处理规划建设指引》,将污水接入市政污水管网与修建独立污水处理设施分步进行。
“2014年底,农村污水处理已覆盖全市超过一半的行政村居,2015年底污水处理将覆盖全部行政村居,2016年底覆盖至自然村一级。”刘嘉文对记者说。
“四整治一美化”大大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也勾起了很多人的“乡愁”。一位村民对记者说,“以前我们小时候,二三十年前吧,一到夏天小孩子都下河去洗澡的,后来河里的水越来越脏就没
得洗了,现在又变清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农村人对城市的向往,很大一部分因为那里有更加健全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
珠海市在幸福村居建设过程中,注重加快推进环境卫生、供电供水、道路通讯、广播电视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综合发展能力。目前,珠海公路、公交、水、电、通讯、有线电视等已实现村村通,全市行政村及200人以上的自然村已基本实现公路硬底化。
与此同时,珠海还引导城市公共服务下沉至村居,使城乡居民享受均等化城市公共服务。建立了农村社工服务站和养老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覆盖90%的农村社区。全市村居实现了“一村(社区)一律师”服务,每年为村民提供法律服务上万人次;建设农村金融服务站43个,为村民提供贷款、担保、信用评定等金融服务。
从2014年10月开始实施的《珠海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整合了“新农保”和“城居保”,实行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镇、村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农村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也不断提高,新农保参保率达100%、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
“通过政府购买,引入农村养老、青少年教育、妇女之家、就业培训等专业队伍,为村民提供公共服务。对于偏远、人口稀疏的村居,珠海市采取创建‘五星级’幸福村居、开展‘五个一百’服务下乡的活动方式,制定了百名观察员、志愿者、律师、教师、医生下乡服务方案。”刘嘉文告诉记者,目前,全市所有镇、村居均已建成政务服务机构,做到“有人员、有服务、有设备、不摆设、能办事”,实现政务服务“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家门口就能上班,还能照顾老小
12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斗门镇南门村接霞庄的村口,这是一个古老的岭南村落。
一位50多岁的妇女正在大榕树下卖菜干和钵仔糕。前面是一条护村河,两边铺满野草和小花。“以前这里人都看不见一个,年轻人都出去了,外面的人也不来。”卖菜的妇女对记者说,自从开发旅游以来,游玩的人很多,她的土特产都好卖了。
珠海的幸福村居建设,是向村居引入城市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而非将乡村变成城市的模样。因此在建设中始终坚持创新与传承相结合,不砍一棵大树,不填一口塘,不毁一座古民居。并且对传统特色建筑进行恢复和休憩,使村居的历史文化得以延续、文化氛围得到提升。而这些,都为珠海乡村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刘嘉文介绍说,经过持续培育,珠海围绕幸福村居建设已形成一批绿色支柱产业,主要包括生态农业和蓝色海洋经济、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休闲渔业、乡村旅游、健康医疗、养生养老等产业。
莲洲镇莲江村凭借深厚的沙田水乡文化吸引来了“十里莲江”生态旅游项目。村集体、村民分别与企业签约,将村集体用地和村民旧居流转给公司统一开发,改建为小庭院,接待喜欢慢生活的游客,村民收入相较前一年增长了8倍。
30多岁的村民杨叶平就在“十里莲江”位于莲江村的饭店里做传菜领班,一个月有3000多块钱的收入。她告诉记者,虽然在珠海这不算高工资,可以能够在家里照顾老人孩子,还给上五险,也觉得挺好的了。
珠海的幸福村居建设,扎扎实实唤醒了乡村,带富了一方经济,富裕了一方百姓。目前,珠海全市209个推进幸福村居建设的村居中,有46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500万元,155个村超过100万元,187个村超过50万元。2014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8395元,比2011年增长了5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