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3 05:35:37
当前位置:主页频道 > 书画频道 > 评论

笃行致远写人生--记著名书法家袁英才
文章来源:中国干部网    作者:徐浩钦    发布时间:2021-12-06 14:55    点击量:3566    

    笃行致远写人生

    --记著名书法家袁英才

  徐浩钦

  在中华文化文明这条遥远璀璨而深邃的长河中,有一个书法家群体,他们精苦研习、临池不辍、挥毫泼墨、笃行致远,书写着时代与人生,默默为弘扬书法,这一中华文化瑰宝,践行着,以独特境界、以及不同结体、用笔、章法,尽展卓烁书采,从颜字的开阔,柳字的紧收,王羲之的内秀,徐渭的茂密,无不透着书者的精神风貌、志趣胸襟和气质修养。

  而褪下戎装的八五后青年才俊袁英才,正是这群人中的一位书法家,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在书法这一颇具传统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里孜孜探索,遥无止境。

  袁英才,男,满族, 1985年出生于黑龙江省虎林,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硕士学历,曾服役于武警部队和公安部。自幼受家母熏陶酷爱书法,自识字始即与笔墨结伴成长。母亲是鸡西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职于虎林市知名的逸夫中学,是位受人爱戴的书法教师。在他的心目中, 母亲写的书法是那样的完美、娴熟,结体严谨,错落有致。母亲写的字总是那么端庄有力,令他着迷。其母在当地很有名气,登门求字者甚多,又是好客之人,可谓有求必应,而且总是在书写时吆喝袁英才去磨墨抻纸。特别是每逢春节来临时,前来求字者,更是络绎不绝,他母亲在不停地写对联,他就在一旁边研墨、按纸、晾对联,乐此不彼,一会地上就摆满了一条条一张张的对联。看着母亲手中的笔,在纸上尽情地挥洒出潇洒的墨宝,在他幼小的心灵里,便慢慢地被播下了研习书法的种子。

  在众多书法先贤中,袁英才最崇拜被人称作书圣的法家大家王羲之,爱他的洒脱,更喜欢他的不羁、桀骜,道法自然,徜徉在变幻无穷的书法世界里,寻找那份最真挚的美,寻找人性最真的善和无疆的大爱,其次,他也喜欢临摹颜真卿的《多宝塔》、《勤礼碑》,柳公权的《玄秘塔》,二王的《兰亭序》、《圣教序》及米芾的《蜀素帖》。“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对于大文豪苏轼苏东坡,也是钟爱有加,特别是《寒食帖》,为了学习东坡先生的书法精髓,他曾经数度跑去杭州黄州寻找东坡足迹;就这样他自由自在地无拘无束地游走在众多大家之间,寻得自己心灵上的那份安逸与满足。

  中国书法注重功夫,确切的说是饱经岁月“熬”出来的功夫。书家的勤学苦练、日积月累,方能水滴石穿,最忌浅尝辄止,一曝十寒,岁月的力量不容忽视。;平时,不论是朋友、同事、书画界同仁,提起袁英才的为人无不赞赏有加。他始终秉承母训习书,对书法艺术近乎痴迷执着。十数余年的军旅生涯中,从武警,调公安,进边防,无论走到哪里,工作多忙,他始终笔耕不辍,从未间断过对书法的研习。特别是他曾扎根内蒙戍边,部队所在地绝大多数都是在荒芜人迹罕至的地方。在无尽的寂寞和孤独中,在执勤休息之余,战友们玩棋牌、会老乡,而他却是以笔墨为友,以苦为乐。部队熄灯了,他就偷偷地拿着手电筒在被窝里阅读书法理论,或者去公共照明区练习书写,没有宣纸,他就在地板上,旧报纸上,哪怕是他人丢弃烟盒上,练习书法。他甚至把练习书法作为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素质的途径,在不断的提气、换气、运气、呼气的吐纳之中,实现内外兼修,形成了自己的笔墨语言和创作模式。他书风严谨,法度端庄,从不以囿于书法自身的概念和书法家自居,自觉坚守书法数千年形成的一脉相承的文化底线,尊重传统、师法自然、在社会生活中汲取灵感,追求笔墨语言的深度,把时代精神彰显得酣畅尽致,让中国书法强烈的民族意识、包含的智慧和哲学在自然书写中升华。这种对待书法的真诚态度得到了部队战友及同道的称许。

  近年来,他又将米芾贴的笔法揉进自身的书法创作之中,使其作品中更有了疏朗有致、厚重稳健、流动飘逸、大气如虹之风,个性风格也更趋于成熟。

  “载道”是中华文化哲学精神的担当,书法家肩负着书写伟大时代精神气象和属于这个时代笔墨高峰的历史重任。袁英才把握住了时代脉搏,着眼于时代高处,以笔墨形象展现中华气度,以精品力作阐释中华美学,自觉坚定中华文化自信,积极把中华风度、中华风骨、中华风韵推向世界。2019年俄罗斯第五届国际北极论坛期间,黑龙江省政府代表团把袁英才的书法作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珍贵礼品赠送给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把国家最高领导人在博鳌亚洲论坛提出的“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以笔墨形式传达给国际社会,阐释来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中国大同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一幅横轴作品,九个字左起至右一字排开,每个字都在逸笔妙墨中尽显风华,在沉实淡定中透出盎然春意。这幅字深得书圣王羲之遗风的韵致并在此基础上融进自己的书风;从运笔的法度,精准且熟练,使转圆活流畅,提案交替敏感、鲜明、线条自然、劲道,结构、章法等无处不渗透着一种平和安泰的气氛。观其作品时很难找到率真、随意之笔,仿佛提笔必达温润和谐之韵。显然,袁英才深谙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教化性,成竹在胸。令人在书法美学灵通洒脱、玄妙入神之美的滋润中体验到安全、互助、快乐,这是他用中华传统文化对“命运共同体”,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内涵的唯美解读。《营农二龟山情系八个岳》是一幅秀美清奇、青露未晞般的书法作品,虽然基调是“行云流水、舒展有型”的行书笔意,但满纸扑来的却是浓浓的日文气息。因为日本文字多来自汉字或汉字的写意,尤其字中的弯钩部分,它是比较重视并遵循中华楷书的行笔,所以袁英才在书写这幅作品时,将内中的“龟”和“个”两字最后一笔的弯钩部分刻意拉的稍长,虽然我们看到的日本字多和汉字纠结不清,但这一点睛之笔,却把日本字的飞动和俏雄凸显无遗,又不失中国传统书法文化的审美趣味。这幅作品由黑龙江省政府相关人员到日本新潟县研修学习水稻优质栽培、加工等技术时作为交流礼品赠送给日方。作品中提到的“二龟山”“八个岳”是日本著名的农业种培、加工之地,在书写这幅作品时,袁英才把对农作物粮食等客观物象中的美和自己的感情交融在一起,倾情在纸面,在点画节奏韵律的起伏轨迹中,表达自己对粮食的敬畏。汉字是世界范围内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唯一从古至今不断发展、一直延用的文字,经过漫长的历史沉淀,成为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形式和精神载体,并对世界文化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一切都与书法家不懈努力传承传播分不开。

  在袁英才的书法世界里,除了平时临帖练习, 很难找到与他工作、生活无关的外话,大多是他对生活、工作的有感而发,或受人请托题写的特定内容,这点很像古代先贤们的书写状态,因为经常有感而发,并在自然、社会生活中触类旁通,激发情怀,久而久之悟出了令书艺长进之们道。他常常能体验到“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的灵感产生过程,与他在火热的社会生活中的历练分不开,这位躬身智慧农业领域的满族青年,立志扎根黑山白水,从劳动的丰富实践中汲取营养,从自然的千姿百态中感悟意象,不知不觉间,已是秋实丰盈。

  作品《世界黑土地生态黑龙江》是袁英才赠送给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一幅经典之作,古拙生趣,沉着老到,非以往书作的妍美之相,用笔粗狂,墨汁充沛,圆劲的线条,如龙蛇走游,激荡的笔势,如不能控捉之箭,疾呼向前、激情张扬,力透纸背;作品的敦厚感、雄浑感扑面而来。虽然只有两句话十个字,但所体现的笔墨异彩却如太空长风千里浩荡,似大海高山一片苍茫,把一个东北人豪情发挥的淋漓尽致。

  作品“世界黑土地生态黑龙江”两句分上下两列排开,第一句“世、界、土”三字的粗笔浓墨,与“黑、地”的细笔婉曲,第二句“生、态”的圆厚浑融与“黑、龙、江”三字部首部分的游丝细线,这些靠笔势开张在纸面形成跳跃式的节律,使满纸洋溢着活力,“地”字的“也”部分、“龍”字的“龙”部分,“江”的“氵“部分,虽细如蛛丝,但融入整体,却给人豁然大度,空灵优雅,展现出逞雄昂扬之劲道。这彰显了袁英才带着对家乡黑土地的敬畏之心,生动自然地把龙江人内质刚毅、外表宽博、疾而不急促、更不尖锐逼人的性格流泻无遗。

  袁英才充分利用一切资源推广书法艺术。图为袁英才与著名艺术机构拍摄用于弘扬书法艺术的《墨写的美》MV。

  痴迷成大器,苦难铸辉煌。十余年的翰墨苦功、厚重博大的黑土地的肥沃滋养、浩瀚雄浑的边关戍边锤炼情怀和胸襟,成就了他在书法艺术。欣赏他近期之作,楷书作品中,小楷画龙点睛、古雅隽秀、精致自然,既有古人之法度,又见魏晋之风韵;大楷笔力遒劲、稳重厚实、气势如虹,既有沉雄峻逸之势,又有浑穆古拙之风。行草书已形成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其总体特点是笔法老道、用墨精湛、形神兼备、气韵贯通、气度不凡。在用笔上,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沾手成书。笔法融合篆隶的笔意,兼有草书的简洁之美,笔法力透纸背、豪放苍劲,线条潇洒流动,具有奔驰纵横的气势,将刚与柔、方与圆、虚与实竭尽变化地交织在一起,缭绕牵丝,游刃有余,显示出极强的线条领悟和把握能力;在用墨上,酣稳饱满、枯润有序、虚实相生,展现出其笔力的刚健、力度和气慨。在结体上,外收内放,体势茂密,圆浑朴茂、生动跌宕,有势夺千山、气吞山河之雄姿。在章法上,上下呼应,左右顾盼,时断时连,结体严谨,浑然天成,极具错落有致之妙。

  图为袁英才与著名军旅作家李炳天将军。

  纵观其作品,在老辣中富有新鲜活泼的生机,在疏密中彰显质朴茂密的神韵,在笔锋得意处尽显功力的炉火纯青,在圆润丰腴中弥漫豪迈气度。其成功之处,印证了“学书之道,惟勤与悟。勤能补拙,悟则生灵,此学书之妙途”之观点。艺无止境,相信在艺术道路上不断探索的他一定会攀上新的高峰。

  “把字写好,把人做大”。这是袁英才最为尊崇的前辈王明阳先生的做人准则,在中华民族巨多的书法先贤中,“以书掩其人”者居多,而王明阳先生“以人掩其书”者居少。这也是目前中国书法界的一大行为。 袁英才虽然正青年,但他依然执着于此。无论是在服役期间的部队,还是转业后的地方,他都要乐此不彼地参与当地或者毗邻的公益事业。不管是以前辖区的农牧民子弟,还是今天的贫困户学弟,他都积极参与义卖,或捐款捐物,极尽所能。2016年由散木印社、中华志愿者协会黑龙江代表办、黑龙江晨报等共同联合主办的“心连欣”书画艺术作品爱心义卖活动就有他积极的参与。包括“非典”、汶川大地震及目前这场仍在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先后捐赠物品和书法精品,价值近六百万,多次被国家、省、市机构评为“最美文化志愿者”等称号。他觉得这是新时代艺术家应尽的责任。平时很多应酬活动不去,但一有公益活动,他逢邀必去,连年被当地政府部门评为“优秀先进个人”、“最具爱心艺术家”。

  “向前辈和同仁学习,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同时也就是一个不断深入自我、认识自我、表现自我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思索和感悟,明白了“舍与得”的为人之道,懂得了将自身的修为与书法艺术的风格相结合,即为:人书合一”。袁英才如是说。

  图为袁英才与国家画院院长卢禹舜在一起。

  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一直是袁英才探索实践的课题,虽过而立之年,其笔墨却有郁勃的特色,无论拙、秃、钝,皆韵味弥漫,气味醇酣,褪去了青春的躁气,这对一个青年书法家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他把“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写字,对人要友善谦和”作为自己座右铭。他的心愿就是牢记师训,要把书法艺术这一中华文化瑰宝传承下去,有生之年,把自己的力量贡献给祖国的文化事业上!虽然其用笔还不够干净彻底。但随其阅历、境界和内涵的不断拓展升华,并注入创作实践,等待他的一定是坦途。

  图为袁英才向联合国机构和战斗在抗疫前线的医护人员捐赠墨宝。

  图为袁英才在接受全国共青团和农村农业部的颁奖

  梅花香自苦寒来,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天的袁英才可谓事业与书法艺术双丰收。其作品入编《永远的雷锋》、《中华传世书画鉴赏》等大型系列艺术画集,并授予“中华传世名家”殊荣。2011年获得全国规范化汉字书写大赛黑龙江赛区特等奖;2012年获武警部队政工大比武一等奖;2013年获武警部队书法绘画大赛第一名;2014年获青岛青年书法家展览一等奖;2016年受邀为韩国举办的“国际泡菜文化产业节”题字,作品由韩国光州收藏。更有数十幅作品被国家领导人、集团机构及楼堂馆所收藏。现为北京中干书画艺术研究院会员、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全国公安文联书法家协会会员,内蒙古通俗文学研究会会员、内蒙古呼伦贝尔边防支队书法家协会首任会长、中国满洲里边防检查站书法协会主席。

  由他担纲的团队分别荣膺“首届2016十佳智慧农业优秀企业家”以及“2016十佳智慧农业应用创新奖”。他本人于2019年获得团中央和农业农村部授予的“全国青年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2020年获得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提名奖及哈尔滨市长特别奖提名奖;2020年受聘“中国照相馆”首席顾问。先后被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建设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大学等聘为讲座教授、创业导师。被哈医大和哈尔滨市公安局松北分局及哈尔滨道外法院等医疗、公安、教育、司法的20余家单位聘为党风党纪监督员。

  辛勤地耕耘,必然得到丰硕的回报。尽管袁英才目前集诸多头衔于一身,书法造诣斐然;但其常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应该是其艺术人生最真实的写照,因为艺术之路永远没有驿站!

  袁英才书法作品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